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ID:40847734

大小:281.91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8-08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_第1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_第2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_第3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_第4页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_第5页
资源描述: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第一节问题解决的性质与过程一、问题与问题解决(一)问题及其分类1、问题: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2.成分(1)给定信息(给定条件),指有关问题初始状态的一系列描述;(2)达到的目标,指有关问题结果状态的描述;(3)存在的限制或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需待解决的因素。另外的表述: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持续的时间长还是短,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含四种成分:①目的。即在某种情景下想要干什么。一种情景可能有许多目的,也可能只有一种目的;目的可能很明确,也可能很模糊。教学情景中的大多数问题目的是相当明确的。②个体

2、已有的知识。这是指个体在问题情景一开始,就已具备的知识技能。已有知识因人因事而异。③障碍。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种种需解决的因素,障碍是否明确,因人因事而异。④方法。指个体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步骤。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方法常常会受到某些方面的限制,如资金、工具等。(二)问题的分类1.结构良好问题vs.结构不良问题:根据给定状态和起始状态的界定结构良好问题(界定清晰):也就是那些具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解决方法的问题。结构不良问题(界定含糊):指那些没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或者解决方法的问题。2.具体问题vs.抽象问题:根据问题的内容具体

3、问题:问题内容的要求比较明确抽象问题:难以用简单的语言回答,概括性高3.归纳结构问题、转化问题vs.排列问题:性质归纳结构问题:给了几个成分,要求问题解决者发现隐含在这些成分中的结构。转化问题:给出一个初始状态,问题解决者必须发展一系列达到目标状态的操作,通过这些操作,使初始状态不断向目标状态转化,最终达到总目标。如河内塔问题。排列问题:给出所有的成分,问题解决者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排列它们,通过排列达到目标状态。如解密码算术题(二)、问题解决及其特点1.问题解决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另:是指问题解决者面临问题情景而没有现成方法可

4、以利用时,将已知情景转化为目标情景的认知过程。2.问题解决的特点:(1)目的性: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特定的目的状态(2)认知性: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不属于为解决。(3)序列性:包含一些列的心理活动。另:(1)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即所遇到的问题是初次遇到的问题;(2)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3)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者倾向随之发生变化。三、问题解决的理论1.试误说代表人物:桑代克主要观点:问题解决是由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渐形成的。过程:盲目的操作——尝试错误——发现问题

5、解决的方法。2.顿悟说代表人物:苛勒主要观点:人遇到问题时,会重组问题情境的当前结构,以弥补问题的缺口,达到新的完形,从而联想起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顿悟:对问题情境的突然领悟顿悟与试误的对立统一:认知的不同阶段通过试误达成顿悟3.问题解决的认知观点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达到目标的过程。问题状态: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情景,这些问题情景的总和达成了问题状态。问题状态分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以及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中间状态。操作方法: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改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问题空间:一系列问题状态和转变问题状态的操作方法就组成了问题

6、空间,这就是对问题构成的表征。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环节是对问题情景建构起一个心理表征,也就是问题空间。第二节问题解决过程一、杜威的五阶段理论1.问题解决的阶段(1)意识到问题的存在(2)识别出问题(3)提出假设(4)接受或拒绝试探性的假设(5)形成和评价结论2.教学过程(1)儿童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兴趣的连续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儿童要占有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儿童展开自己想出来的解决问题的方法(5)儿童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其想法二、奥苏贝尔和鲁宾逊的观点:四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把问题以命题的形

7、式呈现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掌握这些命题2.明确问题的目标与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核心提取与当前问题有关的知识、规则,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4.解答之后的检验检查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简捷、合理三、斯滕伯格的观点:顿悟顿悟的过程:1.选择性编码:了解某些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以及如何相关:分辨有用条件和多余条件,注意表面无关实际重要的条件抽屉里有黑色和灰色两种颜色的袜子,比例为4:5,至少拿几只袜子,才能得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2.选择性组合个体将最初分离的信息组合成一体,尤其要注意将看似无关紧要但是却极有价值的信息组合在一起老张下周打算办几件事:和朋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