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

ID:40871790

大小:1.03 M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9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_第1页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_第2页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_第3页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_第4页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地理人教必修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本课时编写:金沙一中宋书玉教材分析通过前三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知道了地球上最富动力的两大因子——大气和水。本章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两大主要动力。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导力量——内力;二是对地表形态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三是岩石圈的地壳物质循环。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从三个层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即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学说等全球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

2、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构。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了解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理解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的概念和种类,以及它们所形成的各种地形。3、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以及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理解它们是如何

3、推动地表形态的演化的。4、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掌握各类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自主学习、讨论法。2、探究与活动,理解地壳运动的特征。3、利用景观图片分析地貌的成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相互之间的关系。3、地质构造及其与地貌的对应关系;外

4、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教学难点】1、外力作用各表现形式所形成的不同的地表形态。2、内力、外力作用的关系。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观点。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投影地貌图片,用设问的方式引入新课:为什么地表是起伏不平的?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播放三段视频:喜马拉雅山不断抬升、地震、火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课的学习中来。二、讲授新课【提问】哪位同学能够例举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改变地表面貌的实例? (学生讨

5、论、回答问题。教师在副板书上一一记录。) 【过渡】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具体划分有很多种,但归纳起来看可以划分为两种,即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内力作用.【板书】一、内力作用 【指导读书】请大家阅读教材P74第一段和案例1,思考: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是什么?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是否均匀?试举例说明。【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学生回答】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的本身,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

6、等。3.不均匀。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很慢,而基拉韦厄火山爆发的速度很快。[来源:学科网ZXXK]【板书】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地球的本身(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2.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运动、变质作用3.各种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均匀【转折过渡】同学们回答的很好。由于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所以,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板书】4、分类(根据运动

7、方向和性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材料】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而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却在不断缩小。 【启发提问】(1)上述地壳运动属于水平运动还是升降运动? (2)请预测一下,千万年后红海和地中海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总结】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它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相对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常造成巨大的褶皱山系,相反方向的水平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大量资料证明,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是其各个

8、部分不断发生着水平运动。 【出示投影片2】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 【启发提问】(1)请分析一下这里海岸变动情况?(2)设想一下升降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教师总结】升降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从而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教师讲解】在地壳运动中,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