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

ID:40877396

大小:61.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09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_第1页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_第2页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_第3页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_第4页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封建史学的顶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封建史学的顶峰——宋辽金元一、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该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宋辽金元各朝所修的正史的基本情况,重点了解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郑樵《通志·二十略》、马端临《文献通考》的史料价值。二、本章教学重点、难点:司马光的史学思想、《资治通鉴》的编纂步骤和方法;《通志》“二十略”的价值;《文献通考》的史料价值。  中国封建史学,到了宋辽金元时期发展到了顶峰,主要表现在:(一)已建成完备的修史制度:宋有实录院、起居院、玉牒所、日历所、国史院、会要所、时政记房等。辽设国史馆,有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修国史等职。又有著作局、置著作郎

2、、著作佐郎;在门下省设起居舍人院,置起居舍人、起居郎。金朝设有国史院、著作局之名。(二)史学著作丰富多样,体例完备。创立了纪事本末体和纲目体(南宋朱熹根据《资治通鉴》的材料,撰成《资治通鉴纲目》59卷,采用编年纪事,前面立纲,是史事的提纲;后面设目,是史事的详细叙述)。(三)少数民族史空前发展,使中华民族史学园地绚丽多彩。  第一节《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的修撰一、《旧五代史》的修撰:  北宋薛居正等撰。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四月“诏参知政事薛居正监修后梁、后唐、周五代史”,同修的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等人。开宝七年(974)闰十月完

3、成,历时一年半。  《旧五代史》多取材于历朝实录和范质的《五代通录》,所以成书如此之速。其体例仿《三国志》,五代各朝独立成书。均设纪、传;志则通录五代典章制度。  《旧五代史》修成后约八十年,欧阳修作《五代史记》。新书一出,旧史遂渐散失,今本《旧五代史》,是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邵晋涵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  二、欧阳修与《新唐书》、《新五代史》的编修:  《新唐书》是官修书,由欧阳修、宋祁主持纂修。修于宋仁宗时期。由于《旧唐书》成立于乱世,问题不少,颇受时论讥议。北宋仁宗正式开史局修《新唐书》,先由宋祁负责,主修列传部分;欧阳修负责修纪、志

4、和表部分。参修的还有范镇、王畴、吕夏卿、宋敏求、梅尧臣等人。该书前后用了十七年时间,共修成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由欧阳修领衔进上。《新唐书》修成时,距《旧唐书》修成已115年之久。  《新五代史》是欧阳修私修史书。是二十四史中自唐朝以后惟一的私修史书。欧氏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刻章仿效《春秋》重书法、讲褒贬,所以将《旧五代史》全部拆散,熔而为一,删削了旧史不少内容,并重新调整了体例,同时也增补了一些新的内容。  三、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的比较:  (1)新旧《唐书》的比较:同为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但两者有较大差异:

5、A、本纪部分,新书删去了旧书的十分之七,内容虽然简明,但删去了不少有用的史料;B列传部分,新书删去了旧书的60余传,却增加了300余传,内容显得丰富;C、《旧唐书》无表,《新唐书》编制了《宰相表》、《方镇表》等十五卷;D《新唐书》创立了《仪卫志》、《选举志》、《兵志》,是以往各史所没有的。  从史料价值上看:旧书比新书保存原始资料较多,但新书对旧书在某些方面也有所增补。  从编写体例上看:新书体例有创新,文字叙述较为简明,但由于新书作者文辞刻意求简,以“事增于前,文省于旧”来标榜,以致记载中出现史实不清、年代含糊之处,作者凭个人爱好,把原诏令奏议中的骈文

6、改写成散文,有损原意及史料价值。  (2)新旧《五代史》的比较:  内容上:《新五代史》虽然在史实上对旧书有所增补,但删削更多,如旧史“本纪”61卷,而新书仅留12卷。  指导思想上:欧氏刻意仿效《春秋》重书法,讲褒贬,忽视甚至歪曲史实。如他大搞“一字褒贬”,确定某些字的特殊含义,如两相攻曰攻,以大加小曰伐,有罪曰讨;天子亲往曰征。然后用“字”去记述史事,从中表现出褒贬之意。而褒谁贬谁,完全是根据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愿望。  体例上:《旧五代史》是一朝一史,各成体系(仿《三国志》),而新史则把五朝的本纪列传综合在一起,按时间先后顺序加以排列。《新五代史》仿

7、《史记》立“世家”的办法,以记十国之事。改“志”曰“考”,如《司天考》(《天文志》)、《职方考》(《郡县志》)。喜用类传,欧氏按自己观点,把人物分成几个类型,分别列入各朝的《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义儿传》、《伶官传》、《宦者传》等之中。把后妃和宗室列入《家人传》,专在一朝做官的,列入这一代的《臣传》;历仕数代的人,列入《杂传》。  两者相比,旧史较好,保存了丰富的原始资料,但新书在资料上也有所补充,如《四夷附录》中,记叙了许多有关契丹等民族历史的资料,这是旧史所没有的。第二节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一、司马光与编撰《通鉴》的过程:

8、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仁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