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

ID:40952475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_第1页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_第2页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_第3页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_第4页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论文: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以“错”引“思”,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提升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反思能力 【内容摘要】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数学学习中,学生适时回顾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调整学习过程,通过“回顾——修正——调整”的反思模式,有效达成学习目标,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如何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利用错题资源,使学生逐步提升反思能力。一、以“错”引“思”,利用错题资源引发学生思考;二、以“错”促“思”,利用错题资源促进学生思考;三、以“错”获“思”,

2、利用错题资源获得思考方法;【关键词】反思能力错题资源引导促进获得数学练习及综合检测中,做过的题、做错过的题,总是一错再错,经常在同一个知识点出错。尽管在平时老师一遍又一遍分析题意,分析错因,总结方法,反思过程,但下一次碰到同类题目,错误率还是很高。数学错题层出不穷,如何减少错题、预防错题的发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案例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一单元中,学生分别解决了课后练习中的两道题目。(1)某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生产电视机48万台,是下半年产量的。这个电视机厂去年全年的产量是多少万台?(2)用120cm的铁丝做

3、一个长方形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老师批改,集体分析,学生订正后,在单元检测中这两道题目一字不差的出现了。我们统计了六年级两个班学生在练习、检测中的正确率如下(见下表)六年级2个班练习中单元检测中正确率上升做对正确率做对正确率练习题189人56人62.9%71人79.7%16.8%练习题289人34人38.2%45人50.5%12.3%从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师生的付出虽有收获,但是对于一模一样的题来说,这样的正确率太低了,这样的提高也是极其微弱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修正自己原有

4、经验并调整学习过程。在教师讲评错题和学生改正错题的过程中,学生缺少深刻自我反思错因的过程,学生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知识得不到同化和重组,所以再一次碰到相同题目时还是靠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7小学数学【案例2】(1)李叔叔锯木头,一共锯成了6段,锯一次要2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2)把一根长5米的绳子平均剪成若干段,剪4次正好剪完,每段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每段长多少米?(3)一根长方体木料,长5米,横截面的面积是0.06平方米。现将它锯成相等的3段,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这样的题目贯穿整个小学阶段,此类题目解决的关键就

5、在于“一刀两断”。学生在每次错误后都能回忆起“一刀两断”这一知识点。但每次还是会重复出现错误。问题在于学生没有对此类题目进行总结反思。从这些案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帮助学生形成“回顾——修正——调整”自我反思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回顾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调整学习过程。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确实,错误时学生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和学习资源。我们应有正确的错题观,允许错误,包容错误,善待错题。善于利用“错题资源

6、”,可以分层追因,找出对策;可以以错纠错,变废为宝;也可对错比较,探寻真理。“错题资源”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经常出现的典型性错误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成为学生的学习资源;二是教师通过收集全班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率较高题目,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善于在错误上“大做文章”,就可“点石成金”,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效资源。一、以“错”引“思”(一)教师捕捉错题,引发思考1、课前预设错题——预设生成“反思”在教学新知时,为了让学生更主动去理解新知。在课前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预设错题,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讨论,引

7、导学生反复理解知识,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学习目标。【案例】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倒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在学习倒数概念后,预设了以下这组概念辨析题。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如果两个数的得数是1,那么这两个数互为倒数。(2)0.25和4互为倒数。(3)6×=1,所以6是倒数,也是倒数。生1:我认为第1题是对的,应打√。比如5×得数是1,所以5和互为倒数;生2:第1题是错的,应打×。因为。例如4-3=1,4和3就不是互为倒数。生3:我同意生2。第1题应打×。比如0.5+0.5=1,0.5和0.5就不是互为倒

8、数。所以通过加、减或除得出结果是1的两个数,不能算是互为倒数。必须是乘积得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7小学数学生1:我明白了。第2题也应打√。因为0.25×4=1,所以0.25和4互为倒数。第3题是错的,应打×。因为倒数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只能说6和这两个数互为倒数;而不能孤立的说6是倒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