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

ID:41058710

大小:9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5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_第1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_第2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_第3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_第4页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立足考情学情,科学有效备考——高考论述类文本(必考)阅读备考优秀经验整合考情分析(一)近五年广东论述类(必考)阅读考查考点2007年高考2008年高考2009年高考2010年高考2011年高考《创新与想象》《诗与直觉》《自由和科学》《不可无“我”》《美和美的东西》12概念、句意理解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筛选整合信息筛选整合重要概念的理解13信息筛选整合概念、句意理解概念、句意理解概念、观点理解信息筛选整合14结构思路把握观点态度把握观点态度把握观点态度把握重要概念的理解15观点态度把握信息筛选整合内容要点归纳内容要点归纳筛选信息并分析核心:

2、读懂文章观点,把握结构思路(二)近四年广东论述类(必考)阅读考试情况篇目12题13题14题15题合计2008年诗与直觉2.582.162.372.229.332009年自由和科学4.572.292.622.4311.912010年不可无“我”4.552.732.182.5812.042011年美和美的东西4.102.592.012.6011.302011年简答题(第14-15题,满分8分)的得分情况:平均分:4.61分;难度:0.58;得分率:57.63%;标准差:1.83;满分:22041人,满分率:3.58%;及格(5-8分):3

3、18846人,及格率:51.73%;0分:11987人,0分率:1.94%。(三)专家谈2011年论述类文本命题特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金涛教授在“高考语文2011年总结暨2012年备考研究会”上作的发言中,对2011年论述文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有这样的评价:全文思路清晰,论点突出,观点鲜明,论述层次分明,举例多是切近于身边常见的生活体会之言、古典名著的阅读感受,没有隔阂;虽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但整个论述平易畅达,似与高中生娓娓而谈,条分缕析,不故作高深,无玄奥的表达,阅读难度低于2008、2009年试卷,与2010年试卷持平。由于作

4、者本身是一位美学大家,学术造诣高,学界名声大,而且,该命题业已成为学界共识,因此,无论是选文本身,还是文中涉及的知识点,都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与常识性的特点,非常适宜试卷命题。通常情况下,可将考纲上“必考阅读”的考点归纳为:1.概念辨析,2.句意理解,3.结构分析,4.信息筛选,5.内容概括,6.观点把握,7.想象推断。从历年各地试卷情况看,大抵在此范围内制题。今年试题的能力层级覆盖了理解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这两个层面,符合《考纲》要求,具体考点的设置为:1.信息筛选与整合,2.概念理解,3.内容概括,4.观点分析、概括与运用。大体沿着

5、2009年、2010年的命题思路而略有拓进,稳中有新,平中寓巧。这四个考点,与前面语基、语用题(侧重考察语言、结构)、同时也跟后面选考阅读题(侧重“多样选择”考察)区分开来,形成一种有效地分工协作的关系。一、学情分析:7/7纵观近三年的高考、模拟考学生答题情况和试题分析,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向都是基本一致的(其实这些问题也是直接指向几个基本考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较弱如信息遗漏、筛选的信息不当等,辨别不出什么是主要信息,什么是次要信息;什么是观点句,什么是材料句,也不能根据题目要求快速准确地指向

6、相应的答题区域,找准相应的信息点。因此,怎样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基本把握观点和材料,迅速筛选出信息并进行准确辨析整合,是贯穿整个论述文备考的重要问题。2.归纳概括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学生都停留在摘抄原句的层面上,没有归纳概括的意识或不会进行归纳概括,许多时候在归纳概括过程中就会明显出现概括不当的问题,尤其是在概括时常常会删去重要的修饰语,以致回答不明确或不到位,这与学生没有真正读懂文本、题目,没有准确概括、规范答题的意识有关。3.把握观点、理解分析能力较弱近几年的高考题都涉及概念理解、观点把握题,尤其是近两年的高考,还要求结合文章观点进行

7、分析,要求用文本的原理解释分析现象。初接触这种题目学生常常会找不到抓手和方向,就是想摘抄几个句子争取点分,也不知往什么方向抄,更不要说还要扣题展开分析了。这类题型和学生的答题情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4.限时读懂(读懂内容、把握思路)的能力有待提高说到底,前面所讲的三个问题,都共同指向一个大问题:怎样整体把握,读懂文本。而且,还要在考场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其实,学生真正最害怕的、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备考最难的,就是“读懂”的问题。5.精准答题,准确转述的能力有待提高考场上,学生答非所问、答不规范(如“答题笼统,不会分点,不按题目指向表述”等情

8、形比比皆是,转述后出现明显错误的情形更是五花八门。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些是答题态度不佳造成的,有的是答题能力不高造成的,可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相应地研究对策。综上所述,学生的问题就集中在九个字上:“读不懂、不懂答、答不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