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尚氏学》编辑本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

ID:41299544

大小:749.50 KB

页数:245页

时间:2019-08-21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_第1页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_第2页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_第3页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_第4页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周易尚氏学》编辑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周易尚氏学尚秉和著中华书局1979年12月1日245周易尚氏学目录周易尚氏学序言——于省吾6周易尚氏学自序11说例13周易尚氏学总论17第一论周易二字本诂17第二论周易大义之认识18第三论古易之类别18第四论周易谁作18第五论重卦19第六论十翼谁作20第七论十翼篇名21第八论彖象连经始于何人21第九论传易之人21第十论消息卦之古21第十一论先后天之方位22第十二论易理易象失传后之易派23周易尚氏学卷一上经241。乾24周易尚氏学卷二上经352。坤353。屯(上坎下震)424。蒙(上艮下坎)445。需

2、(上坎下乾)466。讼(上乾下坎)49周易尚氏学卷三上经527。师(上坤下坎)528。比(上坎下坤)549。小畜(上巽下乾)5724510。履(上乾下兑)59周易尚氏学卷四上经6311。泰(上坤下乾)6312。否(上乾下坤)65周易尚氏学卷五上经6913。同人(上乾下离)6914。大有(上离下乾)7115。谦(上坤下艮)7316。豫(上震下坤)75周易尚氏学卷六上经7817。随(上兑下震)7818。蛊(上艮下巽)8019。临(上坤下兑)8220。观(上巽下坤)8321。噬嗑(上离下震)8522。贲(

3、上艮下离)87周易尚氏学卷七上经9123。剥(上艮下坤)9124。复(上坤下震)9325。无妄(上乾下震)9526。大畜(上艮下乾)98周易尚氏学卷八上经10127。颐(上艮下震)10128。大过(上兑下巽)10329。坎10630。离109周易尚氏学卷九下经11231。咸(上兑下艮)11232。恒(上震下巽)114245周易尚氏学卷十下经11733。遁(上乾下艮)11734。大壮(上震下乾)11935。晋(上离下坤)12136。明夷(上坤下离)123周易尚氏学卷十一下经12737。家人(上巽下离)

4、12738。睽(上离下兑)12939。蹇(上坎下艮)13240。解(上震下坎)133周易尚氏学卷十二下经13741。损(上艮下兑)13742。益(上巽下震)139周易尚氏学卷十三下经14343。夬(上兑下乾)14344。姤(上乾下巽)14545。萃(上兑下坤)14746。升(上坤下巽)14947。困(上兑下坎)15148。井(上坎下巽)153周易尚氏学卷十四下经15649。革(上兑下离)15650。鼎(上离下巽)15851。震16052。艮163周易尚氏学卷十五下经16653。渐(上巽下艮)1665

5、4。归妹(上震下兑)16855。丰(上震下离)17024556。旅(上离下艮)172周易尚氏学卷十六下经17657。巽17658。兑17759。涣(上巽下坎)17960。节(上坎下兑)181周易尚氏学卷十七下经18461。中孚(上巽下兑)18462。小过(上震下艮)18663。既济(上坎下离)18964。未济(上离下坎)192周易尚氏学卷十八195系辞上传195周易尚氏学卷十九207系辞下传207周易尚氏学卷二十217说卦217序卦223杂卦225附录228左传国语易像释228滋溪老人传239滋溪老

6、人传补遗244附:古字表245校对附记:245245周易尚氏学序言——于省吾一九六二年九月,我去济南参加孔子讨论会,得识尚先生高足卢松安同志,谈及先生译著《周易尚氏学》一书,卢同志打算由私人集资,先印行若干部,以免失传。当时我建议,最好由中华书局出版,卢同志也同意这样作。孔子讨论会结束后,我到北京,向中华书局负责同志推荐此书,嗣后由卢松安同志将原稿送去,经过审核,认为可以出版。今年三月,中华书局以《周易尚氏学》稿本见寄,要求我做一篇序言。回忆二十年前,与尚先生过从时,得闻易象绪论。拙著《易经新证》先

7、生为之序,奖勉有加,今先生墓已宿草,反而序先生之书,追怀昔游,不禁涕零。兹不揣冒昧,对先生之书妄评得失,仅供读者作为参考而已。易卦起源于原始宗教中巫术占验方法之一的八索之占。古也称绳为索,八索即八条绳子。金川彝族所保持的原始式八索之占,系用牛毛绳八条,掷诸地上以占吉凶。《易。系辞》称庖牺氏(即伏义氏)始作八卦,乃指八索之占言之。八索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左传》、《国语》。八索之占是八卦的前身,八卦是八索之占的继续和发展。近年来的学者们,都说八卦与伏义氏完全无涉,这就未免「数典忘祖」,截断了易卦的来源。

8、(详拙著《伏羲氏与八卦的关系》)原始宗教的八索之占,到了阶级社会的西周就发展为八卦;到了战国时人所作的《易传》,又以卦爻辞为基础,进一步作哲学理论的推阐。《易。系辞传》说:「刚柔相摩,八卦相荡」;「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由此可见,作者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和矛盾交互的过程中,诚然具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是,总的说来,还脱离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