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新乔18讲01-02

平新乔18讲01-02

ID:41495660

大小:1.71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8-26

平新乔18讲01-02_第1页
平新乔18讲01-02_第2页
平新乔18讲01-02_第3页
平新乔18讲01-02_第4页
平新乔18讲01-02_第5页
资源描述:

《平新乔18讲01-0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笔记---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平新乔十八讲第一讲偏好与效用§1消费集与偏好关系一、选择(五类选择问题)1、1个人从n个目标中选一(资源有限,择优)2、社会的选择:Match-exchangeA个人B个人XY3、m个人X(选择冲突解决机制)凭价格低限排队(标准:配额)价格机制不起作用;或没有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人为的不正常排队)4、m个人在n个目标中选一:(社会选择)对目标排序,m个人偏好加总5、m个人同时从n个目标中选择:(股市)一般均衡价格机制是解决选择中冲突的一种机制,另外一种解决方

2、法是实行配额,即凭证供应。价格和配额都是对人们无穷欲望的一种限制。除此之外,还有更高层次的途径,即修身、自觉,但那是通过道德约束与调节对欲望的自我节制。而经济学假定人们的自觉程度不高,在人的最起码的道德低限(利己但不损人)这一假定下展开。一般采取价格机制,有时也采取配额的手段,二者各有优劣。二、消费集(选择集)1、购买三要素:欲望(x)、能力-钱(Y)、价格-付费(向量P=(P1,P2……Pn))。对于每一个消费计划x:x=(x1,x2……xn),xi代表对物品i的计划消费量。所有的消费计划的集合记为消费集X

3、=Rn+。收入(钱数)Y≥P·x,预算集可表示为:(P,Y)。-35-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笔记---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欲望x:x∈消费集X;偏好关系(x1,x2……xm)∈X,即xR,xg的取舍关系。2、消费集的性质:(1)、X是R的非空子集,即X≠φ且X∈Rn+。(2)、X为闭集,即X中所有的极限点都包含在X之内。(3)、X为凸集,①经济含义:若xi∈X,xg∈X,则λ∈[0,1]必有。即xi与xg无限细分单位的线性组合仍包含在该消费集内,假定每一个消费计划中的商品是无限可分的。但实际上,商品具有自然单位

4、,非无限可分,这里存在理论与实际的差距。②生活中还是有办法让xi与xg接近于无限可分的,如房子的消费额x1无限细分就表示分期付款,租用电脑,可按天、月等收费。这些都是将消费计划切细。(4)、0∈X,且0≠φ。当X为有益品(goods)时,0表示不购买。当X为有害品(bads)时,如污染,0表示洁身自好,是目标。3、现实生活中对X的凸性有限制4、为什么要强调凸性?使定义域不留空,便于理论论证。一、偏好关系(公理)偏好关系是指一种定义于消费集X中的二项关系,记为:。与偏好相关的假设大致分为两类:涉及理性行为概念的

5、;为构造能使运用标准数学方法分析模型成为可能的技术性假设,如用连续的或可微的拟凹数值函数表示偏好的假设。在前者的假设中,首先,个人认为x与其自身至少一样好,即偏好关系具有反身性;其次,期望偏好具有一致性,可用传递性来将其模型化;最后,还要假设在任意两者之间还可做出判断(尽管经常遭致批评,比如下面的例3),这样,偏好才是理性的偏好。直观地,消费者能将位于预算集中的消费计划(可行的)逐一排序。为了排序,需要单调性公理,为了多样化消费要求,需要偏好的凸性。向量x,y表示两个不同的消费计划。1、弱偏好关系:xy,表示

6、x至少不比y差。理性的偏好关系具有三个公理:A1:完备性公理对于消费集X中的x,y两个消费计划,或者xy,或者yx,即给定两个消费计划必能判断好坏。假定这个公理不成立,则选择必定自相矛盾。(用严格偏好的定义可以证明)-35-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笔记---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A2:反身性公理x∈X,必有xx,即一个消费计划至少与它本身一样好。(A2包含于A1)A3:传递性公理若xy,yz,则xz。(非循环)例1:(古典投票悖论)三个人或三个以上,在3个目标中排序,必出现偏好循环。法国数学家康多西特发现了多数法则

7、(少数服从多数的法则)在一些情况下与传递性不相容,进而产生了投票悖论问题。设有三人:A、B、C;有三个目标(备选方案):x、y、z。各主体的偏好如下:A:xy,yzB:yz,zxC:zx,xy按多数法则:①A、C均认为:xy②A、B均认为:yz③B、C均认为:zx由①②根据传递性公理,可得xz;此与③中的zx矛盾。即实际上形成了循环:xy,yz,zx。此外,多数法则可能导致个体在投票时进行利弊的权衡,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隐藏自己的真实偏好。正如上例中,若按以下的次序投票,先在x与y之间投票,获胜者再与z进行竞选,

8、从而得出获胜者。这样,x会在第一轮中当选,最终z会成为获胜者。但是A认为y比z好,如果x不当选,还不如让y当选,于是第一轮A投y,这样导致第一轮的结果是y当选。从而最终成为y当选。A的这种行为的结果与多数法则的设计思想相违背。2、严格偏好关系:xy如果没有yx(充分必要条件)。也即是,如果没有xy,则必有yx。3、无差异关系:若xy,且yx,则x~y。(用弱偏好关系定义)例2:另一种定义无差异的方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