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ID:41513087

大小:10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26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_第1页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_第2页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_第3页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_第4页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4月7日周末培优-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点透视【突破1】汉承秦制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出现了由皇帝的侍从、秘书组成的内朝,丞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废除了监郡御史,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负责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刺史的设置,使皇权监控从

2、中央波及地方。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5.承袭了秦朝的赋役、兵制、选官制度,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等。【突破2】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1.古代选官制度的概括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依据世袭才能、品德到门第考试成绩特点下层人士一般没有参政机会体现封闭的特征,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给中下层地主提供了机会趋势(1)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2)人才

3、选拔逐步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3)科举制度在早期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后期随着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僵化,其消极作用日益明显1.科举制与社会流动性(1)科举制实施的背景①“士人''群体的形成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中唐以后到北宋前期,新型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新型''的士人,是与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人与士族相对而言的。②“士人入仕”的过程随着门阀士族的逐渐消失,一方面是政治因素导致的结果,即有唐朝政权自李世民、武则天以来虽目的不尽相同,却皆致力于抑制旧门阀的势力;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的涤荡,原来意义上的士族已经走向没落。唐宋科举制的实行,逐渐培养出一种

4、意义深远的文人文化。从唐代开始,许多著名的文人官员都是进士出身。学科#网③“士人”阶层形成到9世纪前,进士科已经成为向上流动最为重要的可靠通道,成为唐朝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也成为“士子入仕”的唯一正途,“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为不美二如此看来,一个通过考试竞争形成的,具有特殊优越感与自我意识的新"士人''阶层逐渐形成。(2)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①“上升”流动和“下降”流动科举制的实施,造成了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可能性,而社会的流动性通常被视为社会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科举制度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流动。上升,使得少数脱颖而出的下层士人得以参政,’‘下

5、降"流动,则使得居官位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在宋代科举制下所造成的,是一个多达百万人的读书阶层;而通过考试录取的绝对人数则相对稳定,因此实际录取比例呈现下降趋势。②社会流动为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经常性的竞争压力,无疑给当时的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它一方面激励士人奋勇向上,同时也促进社会角色的选择更加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士人们更加关心自身命运。一般说来,科举落第者们更加贴近下层民众,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或成为乡里的文化的普及者和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3)认识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6、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标准划分各郡人的品级,按照品级的高低来选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岀一种开明性。学%科网【突破3】古代中国货币的发展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

7、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结束了我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上林三官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