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

ID:41682202

大小:56.0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_第1页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_第2页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_第3页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_第4页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32例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32例腹股沟疝患者使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切口疼痛、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此手术方法具有操作时间短、方法简便、恢复好、疼痛轻、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结论:这种手术方法更符合正常人体解剖结构和疝形成的病理生理,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关键词疝修补术无张力疗效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方法破坏了正常人体解剖结构,而且手术方式复杂,术后恢复较慢,切口疼痛持

2、久,复发率也较高。在国外传统的疝修补方法已经逐渐被无张力疝修补术所替代。无张力疝修补术自1997年引入我国后逐渐被推广应用[1],我国在大中型医院已经全面使用此项技术,并逐步改进,于2008年引进此项技术,2008年1月〜2011年6月采用补片对32例各种类型腹股沟疝患者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治疗,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32例,年龄35〜86岁,平均64岁,>60岁22例。斜疝29例,直疝3例,复发疝2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及慢性便祕等疾11例。材料:使用由聚丙烯单丝编织而成的自主成

3、型网塞及网片。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生效后,常规消毒手术视野,铺无菌巾单,切开皮肤、皮下、腹外斜肌腱膜,充分游离联合腱和腹股沟韧带,显露耻骨结节下方和腹横肌弓状下缘,游离精索和疝囊,分离提睾肌,寻找疝囊,明确疝囊后,剥离疝囊至疝囊颈部,疝囊小者直接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疝囊大于中部横断,远端旷置,近端将新疝囊底部缝扎并结扎,将贝朗自主成型充填物制成锥形,将其尖部缝于新疝囊底部,再经内环处反推疝囊入腹腔,网塞边缘与腹横筋膜间断缝合3针。将网片修剪好平铺于精索后方,网片边缘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腹股

4、沟韧带、联合腱和耻骨腱膜等组织缝合数针固定,检查修补牢靠并止血,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缝合皮下、皮肤。特殊情况处理:若腹横筋膜松弛宽大,将网塞边缘固定在陷窝韧带、耻骨腱膜、腹直肌鞘外缘等坚韧组织上;疝环过小,剪掉充填物边缘以缩小充填物;疝环过大,本产品的充填物可自主成型调整大小。结果本组32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43〜84分钟。所有患者手术6小时后均能自主活动,切口疼痛时间较短,一般2〜4天,明显地轻于有张力的修补手术。8例术后3天内合并有低热,第3天后体温均恢复至正常。本组32例患者中,有3

5、例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经保留导尿2天后自行排尿,有5例患者伤口局部有异物感或腹股沟区不同程度的疼痛,2〜4周后症状消失。本组患者7〜10天伤口愈合后均顺利出院,无1例发生伤口感染,无1例发生排斥反应,无1例发生心肺脑等并发症。本组32例患者,术后经随访6〜36个月,无1例发生复发。讨论在基层医院,腹股沟疝的主要治疗手段仍是外科手术,传统的修补方式是高位结扎疝囊并修补腹股沟管壁,因为腹膜的扩张能力较强,加上联合肌腱与腹股沟韧带用粗丝线强行缝合,患者的腹压一旦增加,腹腔内容物可再次

6、从内环薄弱区域突出,造成疝的复发。传统的修补方式不符合正常人体解剖结构,患者术后有疼痛及牵扯感,不符合外科手术原则,不能产生真正的愈合,复发率也高达10%〜15%。自主成型网塞和网片,所用材料为聚丙烯单丝编织的网孔材料,通过网孔、组织与网片的黏合固定,并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使腹股沟管壁的强度得到加强。疝无张力修补术不再破坏正常的解剖生理结构,组织分离也少,通常不需切开疝囊,减少了神经、血管和内脏等重要组织损伤的风险,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本手术方式应用网塞充填疝环,腹腔内压力增高时,网塞可使腹内压

7、向四周分散,网片在腹股沟管后壁通过组织黏合和成纤维细胞渗透等作用,使腹股沟管壁得到加强,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腹股沟疝的复发率。术后伤口疼痛可能与术中补片过长、固定过紧等有关,经一般治疗可逐渐好转。对于嵌顿时间长、绞窄性疝或局部组织有明显水肿者,则不宜用此手术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正常人体解剖结构,明显地减轻了切口疼痛,减少了牵扯感,降低了复发率,国内报道复发率VI%〜2.3%[2]。因而,对合并慢性咳嗽、便秘和排尿困难的患者尤其适合,本组有11例患者合并有上述情况,术后至今无1例发现复发。本手术方

8、式操作方便,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了细菌污染的机会,并还具有较好的抗感染能力,所以此手术方式更适合于合并有慢性病的高龄患者。疝无张力修补术广泛开展以来,术后复发率已大幅降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但是,怎样进一步减少并发症仍然值得探讨。分析认为术后复发主要有以下因素:①术者对于手术技术的理解程度和操作水平;②探查不充分,显露不清晰;③充填物和平片的周边覆盖范围不足;④腹横筋膜前疝修补术的固有缺陷[3]。故认为应加以注意的有:①充分的暴露及精细的解剖,清晰地显露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