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练习题

《六国论》练习题

ID:41934057

大小:42.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5

《六国论》练习题_第1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2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3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4页
《六国论》练习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六国论》练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有相同的词类活用的一组是;①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②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③以事秦之心1L天下之奇才④日削月割,以趋于王■⑤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③④⑥2.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此言得之••Bo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C.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Do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3•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

2、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⑤5•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①句读之不知②唯弈秋之为听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皆不可限以时月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C①②⑦/③⑤/④⑥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①②⑦

3、⑧/③④⑤⑥6•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一.填空题:7・分别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①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②祖父••古义:今

4、义①可谓智力古义:今义••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提高试题】一.阅读下面一段选文,完成7・10题: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⑤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⑧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⑨至于颠覆,理固宜然。⑩

5、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8.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秦以攻取乙外•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犹抱薪救火Bo与战胜而得者•与战败而亡者•Do杂然相许•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然则诸侯之地有限•9.本段层次切分正确的一项是: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0.对本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B.割地

6、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O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