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

ID:41984412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5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_第1页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_第2页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_第3页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_第4页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陈兵)神经组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组织神经组织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成分。主要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细胞,数量庞大,整个神经系统约有10“个,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主要是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有些神经元还含有内分泌功能(如丘脑下部某些神经原)。神经胶质细胞数目更多,但不具有神经元的上述特性,对神经细胞起支持、营养、绝缘、保护、修复等功能(尤如神经细胞的保姆)。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大小、形态不一但可分为胞体与突起两个部分,其中突起乂可分为轴突与树突两个部分。一、神经元的结构:(-)胞体1、膜:可兴奋单位

2、膜、含有离子通道及丰富的受体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2、核:细胞核大而圆、常染色体丰富,异染色质少,在光镜下着色浅,呈空泡状。核仁发达。3、核周质:细胞核周边的细胞质,除了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内含一些特征性的结构。3.1尼氏体:一种斑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分布:只分布于核周质及树突内,而不分布于轴突内。在某些大神经元尤其运动神经元尼氏体大而丰富,呈斑块状,犹如老虎皮花纹,习惯上称为虎斑。电镜下:由大量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构成。功能:合成蛋白。包扌舌结构蛋白、酶及神经递质。(神经元每天要消耗约1/3的

3、蛋白)尼氏体的数量与结构随着神经元机能状态而改变的,当神经元受损、中毒或长时间刺激时,尼氏体减少解体真至消失,称为虎斑溶解。当神经元康复或刺激消除后尼氏体又增多。因此可以根据尼氏体数量与形状变化判定神经元的机能状态。3.2神经原纤维银染是分布于核周质内一些交错成网黑色细丝。屯镜下由屮间纤维与微管构成。功能:(1)、作为骨架对神经元起支持作用(2)、参与物质运输(营养物质、神经递质、离子)3.3脂褐素核周质屮一种棕黄色的色素,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畜较少。(二)突起1、树突每个神经元大于等于一个树突,呈树枝状。含尼氏体及神经原

4、纤维但不含高尔基复合体,细胞膜受体丰富。功能:接受信息2、轴突一般一个轴突起始部位呈圆锥形,着色淡,称为轴丘。轴突表面的膜称为轴膜,其内细胞质称为轴浆。轴浆内含有神经纤维但不含尼氏体与高尔基复合体,故不能合成蛋白。功能:传导神经冲动(传导部位是沿着轴膜进行)轴突运输:是胞体与轴突间的物质运输,分为顺向运输与逆向运输。顺向运输:胞体中合成的蛋白质、神经递质及合成神经递质所需要的酶不断流向轴突过程。逆向运输:轴突中的衰老的细胞器及代谢产物不断流向胞体过程。神经纤维负责运输。二、神经元的分类1、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分:多极神经元:含

5、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双极神经元:含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假单极神经元: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然后呈T型分为两支。2、根据功能分: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岀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合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3、根据轴突长短大神经元(GolgiI型)与小神经元(GolgiII型)4、根据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胆碱能,胺能,肽能及氨基酸能神经元。第二节突触一、定义:指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一种结构。二、类型:根据信息传导方式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性突触、电突触二大类

6、。(-)化学性突触:神经元轴突末段以释放神经递质进行传递神经冲动的突触。神经递质可分为四类: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电镜下化学性突触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突触前部分、突触间隙、突触后部分。1、突触前部分: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前膨大构成。前膜附有一层致密性物质略厚。突触前膨大内含有突触小泡,小泡里贮存神经递质。2、突触间隙:突触前后膜之间狭小间隙、15-30nm.含有糖蛋白质及一些细丝。功能:与神经递质结合,帮助神经递质运输灭活神经递质3、突触后部分:同样有一层致密性物质略厚,受体丰富。功能:定向传到神经冲动。过程:神经冲动传

7、到突触前膜,突触小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导致蛋白构型变化,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通透性,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化学性突触决定神经冲动作单向传导。在临床上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因为有机磷农药使乙酰胆碱酶失活,使突触后膜细胞兴奋不止,临床表现为瞠孔缩小,大汗淋漓这时首先用阿托品,因为阿托品能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来缓解临床症状,然后用解磷定(乙酰胆碱酶复活剂)来彻底治愈。第三节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内。特点:1、数量庞大、是

8、神经元数十倍。2、胞体小,突起不分树轴突。3、无尼氏体、神经原纤维。4、无神经传导能力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可分为: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内的可分为:雪旺氏细胞及卫星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是屮枢神经胶质细胞屮数量最多、体积最大的细胞。根据细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