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

ID:42084809

大小:41.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_第1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_第2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_第3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_第4页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庐山的云雾》说课稿(第二课时)五华区春城小学任东华《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两个特点,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

2、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

3、教学难点。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第二课时重点分析阅读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交流导入我考虑到学生很少出远门,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庐山的云雾是什么样子?课前,我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庐山风景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深化体验作准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课伊始,我首先让学生凭借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介绍庐山,有的学生介绍景点的古今文章,有的介绍有关庐山的古诗,还有的展示庐山景色的图片,而后我相机的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

4、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文的内谷。(-)精读感悟1、精读第1自然段首先,我让学生自由的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变幻无常、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等词语,从而让学生整体把握庐山云雾给人留下的印象。然后,通过看图、读文、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其间,体会庐山云雾无处不在又变幻无常,飘忽不定的神秘感。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2、精读第2自然段《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

5、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首先,让学生默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而且默读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2)文

6、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语句,边读边想,入情入境,体会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深入体悟庐山云雾的形态美,体味课文的语言美。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

7、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最后,引导学生画简笔画,展示不同方位的云雾的形态,从而加深对庐山云雾特点的感悟。3、精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1)中心句(2)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3)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瞬息万变而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引导学生从“刚刚还是……转眼见就变成了……”、“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等语句

8、以及文中的省略号,感悟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4、学习第4自然段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久久舍不得离去。(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