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

ID:58373283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5-01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_第1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_第2页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庐山的云雾》一、说教材《庐山的云雾》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三篇写景课文。本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出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写人们对云遮雾绕的庐山的喜爱与流连忘返。其中第二、三自然段是本文底教学重点,也体现了本单元教材的教学重点。文章景物特点鲜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情境的“形态美”和文章的“语言美”结合起来,情境

2、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也让学生在心中升腾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三年级的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质疑,但是他们的创新理解能力还不足,比如在感情阅读是不能充分的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等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3.初步认识“总——分”的段式,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的写作方法。以上的三点不仅是本文的教学目标,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三、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

3、: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形象,仅凭想象和抽象的语言文字难以深刻感受、领悟。因此,教学时我将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没得情境,缩短学生与课文内容的距离,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云雾的美,深刻领会课文的语言美。2.悟读教学法: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优美明快”是本课语言的最大特点,要让学生在主动地进行朗读、品悟、表达等诸多方式中获得思想感情的熏陶,洗礼和升华,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3.联系生活法:将课堂与生活有效整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展开

4、想象,抒发内心的情感。四、说学法1.朗读感悟法: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知识获得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自主阅读,自悟表达中体会情感,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2.自主,探究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挥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小小旅行家的身份,主动发现庐山云雾的美,经过反复的阅读,同桌间的交流等方法,提高语文修养。五、说教学过程(一)、进入情境,赏美:1.播放庐山云雾的图片,并揭示课题:同学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一个地

5、方,去看看庐山的云雾,它给你一种什么的感觉呢?请认真朗读课文,然后交流。由于运用了直观教法和阅读期待,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会大为高涨,不但能很快读准,读通,而且能迅速进入情境,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2.让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庐山秀丽的特点,并快速查找字典,理解“秀丽”的意思。以“老师也要带同学们去庐山旅游,你们想欣赏到什么美景呢?”,让他们自主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庐山的美景。再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找出庐山最美丽的云雾景观及其特点,掌握“变幻无常”“飘飘悠悠”意思。(二)设悬激奇,品美:1.设悬念,激好奇: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激起学生好奇心,从而自主学习第二、三自然段。2.让学生用

6、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阅读地二、三自然段,用心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云雾的特点。通过反复阅读和相互讨论,认识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及其变现方面。通过反复阅读和互相交流,列界作者为描写云雾的特点,是按照山顶——山腰——山谷的顺序来写的,这是利用中文本的插图,样学生进一步进入文章。3.看完插图后,用幻灯片播放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图片,再配上轻柔底音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顺着他们的思路,让他们想象云雾还会有什么形态。4.学生掌握“像···”这样的比喻手法,并掌握本体,喻体。引导学生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来重复文章描写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对于句子中出现的重

7、点词语如:“笼罩”“缠绕”“弥漫”“一泻千里”“漂浮”等词语则让学生通过造句的形式来学习。5.学完这两段以后,让学生赵出它们的相似之处,知道着是总—分的结构形式。这种教学的设计,源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对美的、新奇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乐于感受,乐于探究,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且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终提升了这种能力,又自主的培养了想象力。(三)回味情境,赞美1.在通过对庐山云雾特点的把握,学生已经深刻了解了庐山云雾的奇特,千姿百态和瞬间万变之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