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ID:42132073

大小:534.65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9-08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学业达标]斩竹漂塘II側足火II荡料入帘II裁帘压制II透火烘干B.造纸术D.瓷器制作1・下图是对我国古代哪项科技发明的记载()A.印刷术C.丝绸织造2.宋代文化教育相对普及,史载:“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为这种现象提供技术条件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B.科举取士人数的增加C.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D.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3.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翻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

2、(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指()B.印刷术A.造纸术C.火药D.指南针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马克思语)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5.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而,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儒家学说6.下列属于《九章算术》中所记载的,且被马克思誉为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

3、一”的是()A.割圆术B.十进位值制记数法C.极限思想D.精确的圆周率2.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耍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A.《离骚》B.《石氏星表》C.《四书章句集注》D.《红楼梦》2.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订《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其目的是()A.尊敬农民B.指导农业生产C.保证农民劳动时间D.关注农作物生长规律3.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另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B.《授时历》C

4、.《农书》D.《农政全书》4.电视剧《大国医》获得观众好评,出品人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认为,一部表现屮医的正剧能够获得多方青睐,除了主创人员的出色表现外,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中医国粹文化的渴求和冋归。我国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之作是()A.《黃帝内经》C.《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D.《九章算术》[能力提升]5.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

5、论是()A.依据考古可知西汉时期已发明了造纸术B.根据史料记载可以推断中国造纸术源于蔡伦C.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工具D.东汉时期是造纸技术发明和改进的重要时期6.跟随唐僖宗逃往四川的柳毗在其《家训》中写道,“当时在成都看到很多关于阴阳、杂记、占梦等方面的印刷书籍。”这些书籍应是()A.雕版印刷物B.双色印刷物C.泥活字印刷物D.木活字印刷物13・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③农业发展达

6、到很髙水平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4.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目录上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Z源。徐氏以其审慎之科学态度,广征历史文献,加之实地调查,乃至亲自实验,因此书中所记植物之形态、特征、价值及栽培方法,大多信而有征。这表明明代科学()A.受到屮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已具备某些近代科学特征C.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D.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15.1954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发表巨著《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即《科学与

7、文化史》,屮文翻译为《中国科学技术史》。从中英文标题的不同可以看出()A.中国古代的科技实质上全是生产工艺B.屮西方对于科技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别C.西方以文化视角来认识中国古代科技D.屮两方科技发展水平和特点明显不同16・阅读下列图表:材料一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项目数百分比项目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材料二请冋答:(1)依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发

8、明占世界比重的两个显著变化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两个特点的历史原因。答案精析1.B[从材料信息看,该项技术经历了漂塘、煮徨、入帘、压制、烘干等几个过程,这是关于造纸术的过程。故选B项。]2.A[从材料信息看,当时的人们以学习为荣,以不学习为耻,说明当时学习风气浓厚。为这种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