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ID:43395882

大小:139.33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10-02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1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2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3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4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本单元综合测试题第14课从灿帀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学业达标]1.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新思潮的含义是()A.变革政治制度以求民主平等B.学习西方技术以抵御外來侵略C.学习西方Z体以同屮国Z用D.宣传西方学说以启国民之智2.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主要“新”在()A.觉察到空谈义理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B.面对社会现实呼吁革除弊端C.抛弃“天朝上国”观念,开始关注世界D.主张学习两方,寻求强国御侮Z道3.《清代学术概论》写道:“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作者称赞的是()A.《天演论》B.《海国图志》C.《瀛环志略》D.《康輔纪行》I

2、!4.观察下列历史人物与书影,哪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合()“不善帅外夷者,外灾制之;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曰战舰,二曰火器,三曰养兵练兵之法。”魏源《海国图志》书影A.该书关注时局,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B.图中人物早期满脑都是封建纲常伦理道德C.“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与制度D.该书出版时,在广州的英国人大为惊恐5.“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其中。”体现的观点属于()B.洋务派A.顽固派C.早期维新派D.维新派6.李鸿章自嘲“一生风雨裱糊匠”,他裱糊的“屋子”及所用的“材料”分别是()A.清朝封建

3、制度、西方先进科技B.清朝封建统治、君主立宪制度A.清朝封建制度、民主共和制度B.清朝封建统治、养兵练兵之法1.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魏源B.洪仁幵C.李鸿章D.严复2.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销毁,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A.学术观点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贬低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权威D.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3.有学者认为,从中国近代科技史的角度看,“格致”就像一只小船,从明末到民国初期,载着“Science”过渡

4、到“科学”的彼岸。这一过程体现了()A.中体西用B.西学东渐C.西学中源D.中西同源4.19世纪末的小国而临被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D.“师夷长技以自强”[能力提升]5.梁启超在《五十年屮国进化概论》屮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笫一-期,先从□□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根本上感觉不足。”此处省略的三个词分别是()A.器物制度文化B.器物文化制度C.文化制度器物D.制度文化器物6

5、.19世纪末,“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爱国志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归功于()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7.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A.“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B.“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C.“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近代百年来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屮

6、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是因为当时的先进人士认识到挽救旧屮国就必须()A.唤醒民众进行反侵略斗争B.彻底批判儒家传统思想C.学习西方的政治文明D.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2.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变古愈尽,便民愈甚。尽得西洋之长

7、技,为在后果之长技。—《海国图志》材料二“外国之长,度不过技巧制造,船坚炮利而已。”“炸弹轮船虽利,然军中制胜之道,究在人心而不在器。”“……艺事虽未所兼长,究不能离道而言艺,本来轻重之分,固有如此。”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请回答:(1)以上材料分别属于哪些派别?其主张是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基本特点。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