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

ID:42372020

大小:409.7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4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_第1页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_第2页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_第3页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_第4页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老山界》(苏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老山界》◆教材分析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老山界》是一篇传统而又经典的讲读课。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了能更好地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优秀的品质,

2、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努力和学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真正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在学习中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而做好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所叙之事,揣摩词语的运用;2、了解并学习文章安排材料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阅读梳理与感悟反思相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教学难点】1、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语段;2、景物描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的

3、分析。◆课前准备◆预习交流:(一)关于作者。陆定一(1906--1996),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过《解放日报》总编辑、宣传部部长、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96年5月9日在北京逝世。(二)关于背景。1934年10月初,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突破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五次“围剿”,北上抗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粉碎了反动派的围追堵截,长驱二万余里,纵横11个省,于1935年10月,胜利到达抗日根据地——陕北,与陕北红军会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山界是红军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又叫越城岭。◆教学过程一、

4、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两万五千里长征,跨越千山万水,历时一年,震惊中外。那么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高山是哪一座呢?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达30里,到处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红军战士勇敢地把它踏在了脚下。今天我们就随着当年亲自经历这一壮举的老红红军战士陆定一重走长征路,再登老山界,并进一步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强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惊惶()欺侮()酣()然入梦蜷()矗立()咀嚼()呜咽()澎湃()骨碌()缀()2、多音字组词:嚼:jiáo()jué()咽:yān()yàn()yè()落:là()luò()lào()二、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

5、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老山界是长征中走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2.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难事?走路难(山路险峻,悬崖峭壁)难睡觉难(路窄不平,寒气逼人)事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设备笨重)3.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安排内容的?(提示:在文章里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4.了解事情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段落时间变化地点转移记叙内容文章主旨2-11节当天下午至天黑山沟—山脚同瑶民的攀谈表现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三、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理清文章层次结构。文章按时间顺序,分为三个部分来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

6、经过:第一部分(1自然段):概括介绍老山界,点明它的地理位置和山高,摆出困难。第二部分(2自然段到33段):翻越老山界的经过。第一层:(2—11)山脚访瑶家。1.在“之”字拐的路上;2.山腰露宿;第二层:(12—33)红军翻越老山界3.攀登雷公岩4.继续登山,到达山顶;5.山顶所思。第三部分(34):写作者的感受。2.问题讨论:(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却用了不少笔墨写与瑶民大嫂的攀谈,作用是什么?答: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2)文章中两处集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局部揣摩景物描写:(

7、1)分析第13段描写:①“奇观”是指什么?②你认为哪些字词用得好,请加以揣摩:“奇观”本来是指自然界奇特罕见的景观或景象。“之”字形说明山路曲折,迂回;火把与星光连接,写山势之高;表现了老山界的险峻,“许多”一词,既说明山路的曲折和陡峭,又说明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在攀登。人、夜色、高山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瑰丽、壮观的景象。“奇观”一词表现出这一景象的奇特罕见,表现红军队伍的宏伟气势并颂扬了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的精神。(2)分析第23节景物描写:①这部分哪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请找出来并加以分析。②这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