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楼盘分析

遵义楼盘分析

ID:42468970

大小:19.01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15

遵义楼盘分析_第1页
遵义楼盘分析_第2页
遵义楼盘分析_第3页
遵义楼盘分析_第4页
遵义楼盘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遵义楼盘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遵义市楼盘分析2016.02.20遵义概况贵州简介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相接壤,是西南地区陆路交通枢纽。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也是国家级大数据集聚发展示范区,以贵阳、遵义、贵安新区为中心建设大数据基地。遵义市,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要冲,黔北重

2、镇。遵义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全市下辖新蒲新区、红花岗区、汇川区、仁怀市、赤水市、遵义县、桐梓县、习水县、余庆县、湄潭县、绥阳县、凤冈县、正安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遵义市在贵州省的位置图遵义市行政区划图遵义市行政区划图城市简介地处国家规划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综合开发重要区域,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1935年,中国共产党在

3、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成为了党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被称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遵义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中国著名酒文化名城。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曾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多项殊荣。遵义市主城区主要以凤凰山国际森林公园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其中凤凰山西南面为老城区,北面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市人民政府驻地汇川区人民路。遵义市主城区图

4、遵义市城市规划遵义市交通规划图遵义绕城高速公路是遵义市公路建设“五纵四横九联二环”骨架公路网规划中的“二环”,包括绕城一环高速公路和绕城二环高速公路。遵义绕城高速公路贯通杭瑞高速公路G56(思遵和遵毕段)、兰海高速公路G75(崇遵与贵遵段)、绥遵高速、遵义机场高速及210、326国道等。一环、二环高速公路将把遵义新火车站、新舟机场包进环线内,并以此为契机扩大遵义中心城区范围,打造“大遵义”城市版图。遵义中心城区绕城高速公路网遵义市中心城区发展模式图:遵义市中心城区景观规划《遵义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

5、二章建设用地的分类和适建范围第五条城市建设用地依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一)居住用地(R);(二)公共设施用地(C);(三)工业用地(M);(四)仓储用地(W);(五)对外交通用地(T);(六)道路广场用地(S);(七)市政公用设施用地(U);(八)绿地(G);(九)特殊用地(D);(十)水域、农林等用地(E);第六条各类建设用地的性质应按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其相容性应符合本规定附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的规定。第七条建设用地红线图必须在1:500或

6、1:1000现状地形图上绘制。图上应根据需要绘制规划用地范围线、拆迁范围线、道路红线、及绿线、蓝线、紫线、黄线,并用坐标标注,图上还须标明机动车出入口的方位或位置。规划用地面积计算精确到平方米。第三章地块控制第八条除公益性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外,建设用地在新区未达到5000平方米的,在旧城区未达到下列最小面积的,不得单独建设;(一)多层民用建筑为2000平方米;(二)高层民用建筑为3000平方米。建筑用地未达到前款规定的最小面积,但有下列情况之一,且不妨碍城乡规划实施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核准建设:(一)

7、邻接土地已经完成建设或为既成道路、河道或有其他类似情况,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二)因城乡规划街区划分、市政公用设施等的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的。第九条编制详细规划,其建筑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控制指标按本规定附表二《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以下简称《附表二》)进行控制。第十条《附表二》中未明确控制指标的行政、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科研机构、工业厂房、仓库、军事设施,以及为居住区、小区以下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等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指标,按有关法规、技术标准执行。第十一条原有建筑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已超

8、出《附表二》规定值的,不得在原有基地范围内进行扩建、加层。第十二条建设用地可利用地形高差,消防车能直接进入建筑屋面并到达该建筑消防出入口的,其建筑密度可在《附表二》基础上适当增加,但不得大于60%。第十三条沿城市道路、广场在建设用地范围内设置使用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可以按附表三《提供开放空间增加建筑面积控制表》增加建筑面积。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计算容积率总建筑面积的5%。建筑物按相关规范、规定应退让的空间,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