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邓稼先 说课稿

11邓稼先 说课稿

ID:42719123

大小:848.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21

11邓稼先 说课稿_第1页
11邓稼先 说课稿_第2页
11邓稼先 说课稿_第3页
11邓稼先 说课稿_第4页
11邓稼先 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11邓稼先 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邓稼先》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四、教学过程二、教学方法五、时间分配三、学法指导六、板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邓稼先》是人教社九义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该单元五篇文章均为传记体作品,而且,几篇文章各有特色:《鲁迅自传》为自传;《哥伯尼》为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为哥伯尼所写的一篇评传;《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则根据历史小丛书《徐霞客的部分内容改写,因而具有只料性的特点,比较客观、公正,但因其面对的读者是青少年,所以语言生动;《梵高传》是传记文学,其与通常意义上的传记不尽相同,因而它兼有文学性,允许作者有自己的想像;《邓稼先》则既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也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所以从

2、体裁上把握本单元的几篇文章的异同,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传记体文章的特点,应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次课的重点之一。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前几篇传记体文章为铺垫的情况,所以,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并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体会课文语言乎实、感情真挚的特点。B、情感目标: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C.能力目标:1能够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2.能在整体感知课文的时候,正确的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及顽强的敬业精神。2.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

3、情难点:学生是第一次接触传记文章,所以,让学生归纳传记体文章的特点,是成为本文的难点。教法设计依据教法设计依据•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不少鲁迅作品,“作者介绍”又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同学们对鲁迅生平并不陌生。这既是本篇课文教学的有利条件,又是不利条件。太熟悉了,自然没有太大的“讲头”。于是,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本文的教学:(1)自读法——初步感知课文,掌握大致内容(2)练习法——学生自主实践,实现知识迁移(3)讨论法——学生参与教学,了解鲁迅精神学法设计依据鲁迅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几十年的距离,今天的中学生不会很熟悉;其作品的内容和语言,中学生读起来也难免有陌生感,因此,要了解鲁迅的为人,认识

4、鲁迅的精神,其自传便是我们窥探鲁迅精神世界的一个窗口。鉴于此,作以下的学法设计:1、练习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多渠道获取信息,多方面发展能力。2、讨论法--便于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3、比较法--把过去接触到的介绍鲁迅生平及对其评价的文字材料拿来作为本文的比较材料,在比较中掌握知识。(比较麻烦的是由于我县地处山区,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没有供学生收集材料的图书馆和互联网,因此许多重要的材料只能由教师提供--这难免有一言堂的嫌疑。)教学程序教学程序主要包括以下的几个环节1.引入课文2.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练习梳理鲁迅1881-193

5、0年的主要经历。3.再读课文,讨论问题,突破重难点4.归纳自传的特点。5.进行练习,实行的知识迁移。引入1.教师向学生们简介自己。2.让学生参照教师的介绍自己介绍自己。3.在此基础上引出什么是自传及其特点,以引入新课。可以结合所要教学的课件的特点,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初读课文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完成下表的填写,初步感知全文这样填写表格便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鲁迅的主要经历,在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体现综合训练的原则。另外,此题的设计主要根据了课后练习一: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列表梳理鲁迅1881-1930年的主要活动。师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写一方面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也可以体

6、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可以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能根据反馈的信息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讨论1.从上表的填写中,我们可以知道鲁迅在他年幼的时候,他的家里经过了什么样的变故?这场变故给了鲁迅什么样的影响?2.鲁迅在青年时期,特别是留学日本期间,经历数次人生道路的选择,说说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3.鲁迅是出于什么原因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加精心的读书,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的鲁迅伟大。进一步讨论鲁迅回国后,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说明了什么?我们从中应该学习他的

7、什么精神?此问题的设计与讨论,一方面在于对课文更加深入的理解,一方面也是为了突破“理解鲁迅为国为民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教益”的教学重点。在该问题及上面3个问题的讨论中,教师应充分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不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且,当学生的回答有创意的时候,应予以充分的肯定。注意学生自主性原则的体现与把握。三、归纳自传的特点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你在文章里读到的鲁迅和老师平时介绍的鲁迅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