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邓稼先》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ID:47435050

大小: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1-11

《邓稼先》说课稿—获奖说课稿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邓稼先》说课稿—获奖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最新资料推荐------------------------------------------------------《邓稼先》说课稿—获奖说课稿《邓稼先》说课稿一、教材位置及单元环境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他们的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人民教育出版

2、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所选的就是这类题材的课文,它们依次是《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孙权劝学》。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邓稼先》一文以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的民族为情结,以50年朋友的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是一篇可读性极强的文章。品读本文,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名人的敬仰之情。二、教学目标分析依据新课标精神,结合

3、七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阅读能力,教学这篇课文,应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因此确定的目标是:1.5/6---------------------------------------------------------------最新资料推荐------------------------------------------------------知识目标:⑴理解积累宰割、筹划、彷徨等12个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⑵了解杨振宁、邓稼先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

4、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⑶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2.能力目标:⑴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⑵了解本文语言句式多变,情感真挚的特点,体会课文恰当的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的写法,积累语言,增强语感。3.德育目标: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⑴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表现人物的作用更典型

5、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⑵揣摩语言,把握句式特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四、教法与学法1.教法:教学过程中力求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研究性学习,5/6---------------------------------------------------------------最新资料推荐------------------------------------------------------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通过

6、开展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活动,强化学习效果,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有所感、有所思,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⑴文献法。本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两弹一星研制者的相关情况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等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⑵五步阅读法。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②思读课文,理清思路。③悟读课文,深层探究。④美读课文,品味赏析。⑤颂读课文,体会深情。将整体到具体再回到

7、整体的思路体现在这个教学方法中,使学生能全面深刻透彻地理解课文。⑶发现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发现课文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品析,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表达能力;5/6---------------------------------------------------------------最新资料推荐------------------------------------------------------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这种阅读方法要求学生在较为充分的预习和

8、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以达到深刻领会课文的阅读目的。这种教法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双边活动热烈,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探索态度,使他们体验到发现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⑷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图、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识学习、技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