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

ID:42732238

大小:53.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0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_第1页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_第2页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_第3页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_第4页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世界的物质性》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中的第二框《世界的物质性》一框内容。从内容上来看,主要介绍世界的物质性,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知识构成上看,它是既对第一单元中唯物主义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是学习本单元后面一框中运动、规律等知识点的基础,起中介作用。从地位上看,对于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起到基础性作用,也为本单元提倡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主题服务。【学情分析】从现有的知识水平看,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历史和自然科学知识,如进化论、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定律,也对人体的大脑结构有了一定的

2、认知,本框题的任务就是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但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偏大,理论性较强,比较抽象,学习中难免会有学生在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采用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懂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和结合具体事例的分析,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辨析实例,说明世界是物质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

3、过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用客观的眼光看问题,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树立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本框乃至必修4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了解和识记物质的概念对本单元的学习具有深远影响。突破方法:通过观看图片和学生举例,由学生概括得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通过学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才能完整理解世界的物质性,从而得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突破方法:分别播放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视频,学生从中得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而非神作。2.教学难点:·人类社会特别是人的意识的物质性:相比自然界的物质性

4、,学生在学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时容易扩大认得主观能动性,误认为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从而陷入唯心主义。5突破方法:通过播放人类社会发展的视频突破人类社会物质性的难点,引用“狼孩”和甲骨文等案例得出认得意识是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设计理念】1、兴趣激发,情感升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通过视频和提问的形式,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嫦娥二号升空》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在满怀对祖国的自豪感的同时,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要向科学家们学习,养成

5、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好习惯。2、发挥近因,加深记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测验,现场讲评,加深记忆。在下课之前利用心理学中的近因效应进行课堂小结,带领学生回顾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的记忆。3、双主互动,三联开放。双主互动,即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运用视频和教材引发学生主体对生活案例的思考,打破传统思政课堂枯燥乏味的框子,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和举例子的同时,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自身,掌握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做到三联开放。同时,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同时,教师加以概括总结和强调,使其顺利掌握本课重点。【教学方法】1.教法:情境创设

6、法讲解法探究法集体讨论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以最感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过学程】一、“探索世界,追求真理”——情境创设,导入新课:(8分钟)教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要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第二单元的新内容,为了更多地去探索月球甚至宇宙,我们的科学家们5付出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其实不仅仅是科学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主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好习惯。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得从探究世界的本质开始,只有认识了

7、世界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下面我们就先一起来看看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先来看一段视频,看看我们的世界是怎么形成的。二、“自然界的物质性”——联系生活,把握重点:(10分钟)教师: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是从星云开始经过几亿年的时间才慢慢形成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在现代化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世界起源的一个理解,但是关于宇宙或者地球的来源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关于宇宙或者地球起源的说法也有很多,同学们听说过的有哪些呢?学生:有盘古、女娲、上帝等等。教师:是的,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很有典型性。展示一组图片,内容分别为“女娲补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