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

ID:42734249

大小:905.34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0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2.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学习要求1.了解新中国头十七年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等史实。2.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等重要史实。3.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一、人民教育的奠基1.过渡时期(1)措施: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建立人民教育事业。(2)方针: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3)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

2、中国的人民教育。判断正误(1)新中国教育方针是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制定的。( × )(2)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了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农民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决策,为创建社会主义教育拉开了序幕。( ×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2)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3)成就①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②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图解历史图示法理解人民教育的奠基二、动乱中的教育1.原因

3、:“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2.表现(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3)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大学教育水平下降。3.影响(1)“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2)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问题思考材料 改革教育……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思考 材料中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革命的结果

4、如何?提示 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结果:“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三、教育的复兴1.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2.措施20世纪70年代末①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②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20世纪80年代①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5、,制定《义务教育法》,保证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③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④高等教育:增设一批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①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②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③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④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增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⑤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归纳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1.经验教训(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6、。(3)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2.对策(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与经济建设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又能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发展急需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建设方面的专门人才,我国明确人民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了两种教育

7、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成就为经济建设提供了人才和劳动后备军,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针对练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答案 D解析 1952年底,我国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为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准备了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