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

ID:42810987

大小:99.8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1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_第1页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_第2页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_第3页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_第4页
资源描述:

《24.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切线的判定教学用具:圆规、三角板、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通过巩固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3、利用例题,使学生掌握切线的几种判定方法。(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切线的判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理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探索性、逻辑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自

2、信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全面了解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特别是本课时学到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以后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圆的切线的一种判定方法。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练习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掌握数学能力的平台,因此把练习教学当成一节课的

3、主线。学会用分类的方法解决判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利用判定定理及添加两种不同的辅助线”,引导学生反思、小结数学的思想方法,知识的获取,让学生看到自我的价值,增强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情景:当你在下雨天快速转动雨伞(圆)时雨水飞出问题:让你感受到直线与圆的哪种位置关?教师叙述、展示幻灯片,学生口头回答。借助情景,创设轻松地学习氛围(二)探索新知识:问题1:已知圆O上一点A,怎样根据圆的切线定义过点A作圆O的切线?(请你自己动手完成)2、观察(

4、1)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和圆的半径有什么数量关系?(2)二者位置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总结: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暂短的时间动手操作,马上请一位中上的学生版演,同时回答几个问题,归纳知识,检测学生旧知的应用能力,并为下一步学习铺垫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开始,在此通过两个提问,使学生发现知识。(三)知识归纳: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符号表达:∵OA是半径,l⊥OA,垂足为A∴l是⊙O的切线。学生归纳的语言不是很精准,及时修正。帮助学生分析定理得关键信息

5、:半径外端、垂直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培养学生的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准确掌握定理的内涵及外延;使学生树立几何学习应当关注:文字引导学生写出定理的数学符号语言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四)新知辨识:5、判断正误,说明理由:(1)过半径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2)与半径垂直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3)过半径的端点与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4)过直径一端且垂直于这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反例:给学生2-3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再请学生口答,引导学生从定理的文字语言入手,同时启发学生举出图形反例,请学生上

6、黑板画草图。巩固概念,利用学生说理由,巩固对定理两个条件的认识。利用举反例环节,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特别是树立切线的判定定理的基本图形。为下一环节的简单证明作铺垫。(4)题帮助学生扩展对定理的理解。(五)知识应用:1、如图,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2、如图,已知:O为∠BAC平分线上一点,OD⊥AB于D,以O为圆心,OD为半径作⊙O。求证:⊙O与AC相切。先由学生独立思考,视学生情况请一位同学版演,题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做辅助线?一个中等生版演

7、完成其他学生下边完成稍后集体纠正学生先独立思考,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组内寻求帮助。教师同时巡视,个别辅导,发现问题。规范学生的定理的使用[来源:学科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培养学生添加辅助线的能力。[来源:学§科§网]巩固知识的应用能力不同的辅助线的添加(六)阶段性小结:问题:1、以上两个题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又是什么?(从已知或解法考虑)2、关于圆的切线的证明你发现了什么方法?可以小声的与同学交流。3、结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阶段性小结不仅仅是总结知识,更是数学方法的小结,是高层次的自我认识

8、过程,帮助学生(1)如果已知直线经过圆上一点,则连结这点和圆心,得到辅助半径,再证所作半径与这直线垂直。简记为:连半径,证垂直。(2)如果已知条件中不知直线与圆是否有公共点,则过圆心作直线的垂线段为辅助线,再证垂线段长等于半径长。简记为:作垂直,证半径。利用判定定理时,要注意直线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缺一不可:(1)直线经过半径的外端;(2)直线与这半径垂直。鼓励学生总结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学习能力。(七)学以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