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讲义

传染性疾病讲义

ID:42820744

大小:516.0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9-23

传染性疾病讲义_第1页
传染性疾病讲义_第2页
传染性疾病讲义_第3页
传染性疾病讲义_第4页
传染性疾病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染性疾病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呼吸道疾病的基本治疗原则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行使气体交换,即吸入O2,呼出CO2呼吸运动有两过程通气过程:由鼻至终末细支气管来完成。换气过程:由巨大面积的肺泡与其周围的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进行O2和CO2的气体交换(称为弥散)。O2弥散进入血循环周围组织细胞代谢的需要CO2弥散进入肺泡呼吸道排出气体各类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一、典型性肺炎二、非典型性肺炎一典型性肺炎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有痰;体征明显,血象增高,核左移。治疗上有相应的措施。病原体:肺炎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流感杆菌、埃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等。二、非典型肺炎临床表

2、现:病毒性感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发热、干咳、呼吸困难;X线表现多样化,血象不高;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病原体:肺曲霉菌、病毒(流感病毒、水痘、麻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衣原体(鹦鹉热)、支原体、卡氏肺囊虫等。细菌性肺炎(一)G+:肺炎球菌、金葡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G一: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厌氧杆菌属G一,包括棒状杆菌、梭状杆菌肺曲霉菌病继发于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低的病人,表现为高热,咳嗽X线表现呈多发性结节状、片状浸润或肺纹增加,中叶多见。治疗用二性霉素B。病毒性肺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

3、毒临床表现:发热,全身酸痛,卡他症状治疗上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支持为主。支原体肺炎以秋冬季发病,有家庭聚集现象,潜伏期14天,有发热,干咳,肌肉酸痛,消化道症状。X线表现:早期纹理增加及网状影,晚期肺实变,呈斑片状影。红霉素,四环素治疗有效衣原体肺炎潜伏期7—15天,常有寒战高热,肌痛,关节痛,畏光。X线表现与体征不相符。四环素治疗有效。卡氏肺囊虫病潜伏期40—50天,干咳,气促,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X线表现:肺门周围有网状或粟粒状阴影。磺胺药治疗有效。高原肺水肿临床表现:紫绀,呼吸困难,心慌,咳嗽,咳粉红色或白色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罗音。X

4、线表现:双肺片状模糊影。肺动脉圆锥突出。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及心肌缺血。治疗:卧床休息,吸氧,治疗并发症。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传播迅速;可造成世界范围内的大流行。临床症状:起病急,病程短,发热乏力,头痛、周身酸痛,有卡他症状。血象检查:白细胞增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合并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高。治疗上采取对症治疗,中药,一般不用抗生素(有细菌感染者酌情应用)。肺炭疽由吸入炭疽芽孢引起,起病急骤,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困、紫绀、咳嗽、胸痛、咳血样痰、心率加快等,肺部先有支气管炎体征,继而出现肺炎体征和胸腔积液,胸部X线示纵隔增宽及肺部炎症。

5、常于发病24—48小时内出现休克、呼衰、循环衰竭而死亡。血象WBC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治疗上使用大剂量的青霉素,也可联用氨基糖甙类的药物。病人应严格隔离,医务人员应该加强防护,以1:1000升汞溶液泡手,对接触者进行8天的医学观察。军团菌肺炎是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由通过空气传播,临床表现厌食、乏力、寒战、高热,半数达40℃,初发期有干咳,后出现黏液痰,可有血性痰和呼困、胸痛,1/2可有无痛性腹泻,恶心、呕吐,血象WBC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高,X线局限片状影,后发展为肺实变,多见于肺下叶。治疗特效药是红霉素,利福平也有效。肺鼠疫是由鼠疫杆菌经

6、飞沫直接吸入肺组织所致出血性肺炎。感染后2-3天发病,高热达40℃,伴有剧烈的胸痛、头痛,厌食、咳嗽,痰初为稀薄泡沫状,后为血痰(内含大量鼠疫杆菌)。肺部体征常不明显,常于3-5天内死亡。病死率达80-100%。血象WBC总数增高,初有淋巴细胞增高,后为中性粒细胞增高,RBC与HB常见减少。有蛋白尿及血尿。可有黏液血便。治疗上应严密消毒隔离,进行灭蚤。医护人员加强防护。抗菌治疗早期足量注射链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预防已有疫苗治疗原则革兰氏阳性菌首选药物: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邻氯青霉素、青霉素G。次选药物:红霉素、头孢唑啉、去甲万古霉

7、素。革兰氏阴性菌首选药物:丁氨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红霉素、妥布霉素、羧苄青霉素。次选药物:头孢呋肟、头孢哌酮、氟喹诺酮、头孢噻甲羧肟、头孢唑啉、头孢呋肟厌氧菌属首选药物:青霉素G、甲硝唑次选药物:氨苄青霉素、林可霉素军团菌首选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次选药物:利福平、四环素支原体首选药物:红霉素、罗红霉素次选药物:四环素真菌首选药物:氟康唑次选药物:伊曲康唑合理使用抗生素一、选用抗生素的原则1掌握抗生素的抗菌谱及抗菌性能。2确定感染的病原菌,应根据培养和涂片确定病原菌种。3如无条件获得明确的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经验选药。4抗生素的

8、选择,要根据药物对病原菌的敏感性,不要滥用广谱抗生素。5有混合感染时,可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用药。6内酰胺类抗生素与氨基糖甙类合用,有协同作用。7对老年或伴有肾病患者,应慎用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