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教案 (2)

《吆喝》教案 (2)

ID:42823265

大小:19.0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吆喝》教案 (2)_第1页
《吆喝》教案 (2)_第2页
《吆喝》教案 (2)_第3页
《吆喝》教案 (2)_第4页
资源描述:

《《吆喝》教案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吆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从文学的角度来了解北京叫卖口头艺术的内容,激发同学热爱祖国广博文化的感情,促使他们自觉地注意周围的艺术文化2.学习领悟作者高超的组织资料的写作思路,能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3.培养同学对口头广告的发明能力教学重点1.本文是以地方语言“京白”来写的,和现代汉语有些差别,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和作者对北京的感情是重点之一2.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同学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资料布置的有序性,在此基础上形成感悟3.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同学发挥自我发明能力,发明有新意的口头广告课前准备 1.同

2、学:课前对课文要有充沛的预习,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2.教师:一部反映北京二三十年代时期生活情景的VCD电影片段(其中包括叫卖吆喝声),以此作为导入课文的资料,使同学形成最基本的感性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电影,注意里面的小商贩是如何叫卖自身的货物的?他们的吆喝声有什么特点?你听了有什么感想?(用多媒体投影仪器播放VCD,播放后让同学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同学大致回答的是两个特点:声音清脆响亮或吸引人,仿佛在唱歌似的;叫卖的内容合乎自身货物的特点(教师针对影片中叫卖声的特点对同学的看法做出中肯的评价) 

3、师:同学们可知道,这些吆喝现在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听见了,其实在当时,它就是一种宣传,一种广告,也是一种艺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萧乾的文章《吆喝》,跟着作者一起回到那个时代,感受这种艺术!(教师简介萧乾的生平,主要介绍他是北京人和其在京求学、居住的阶段)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正音招徕铁铉囿于隔阂饽饽秫秸商贩吹嘘吆喝小钹荸荠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吆喝声?这些吆喝声是按什么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同学默读,自我思索)a..文章中的吆喝声林林总总,多而且杂,但作者却介绍得有条有理总的来说,文章写了作者在北京听到的大多数吆喝声,从“

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时间顺序来布置资料的首先从早到晚介绍了“大清早卖早点的……到了晚上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吆喝声。B:课文也是依照“引入”(1~3)、“介绍叙述”(4~10)、“评论”(11~14)来布置结构的,脉络清晰 2、同学默读课文,考虑:作者围绕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同学讨论、交流)参考:作者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示方式以和音韵节奏等作者在

5、介绍这些吆喝声时总体上是充溢了怀念之情的,那种对往事的美好回忆,那种至今想来仍忍俊不由的情态也流露在字里行间三、品读课文,揣测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和动作谈自身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影视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同学观摩同学自由扮演,其余同学评点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馄饨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哎)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

6、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卤煮喂,炸豆腐哟”…… 2.品味本文语言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同学自选例品评如:“白昼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再现了街头的热闹“‘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身算算!’”幽默的语言写出了儿童特有的心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风趣的言语中透着小孩特有的顽皮和幼稚. 四、拓展交流表演市场或街道、商店等有特点的吆喝,猜每

7、一条要卖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保守文化,请大家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开展对街头吆喝声的调查记录工作然后对所搜集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身的看法。为本地一种商品发明一则吆喝广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