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

ID:42833105

大小:71.1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_第1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_第2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_第3页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_第4页
资源描述: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内容12.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课型新授课时间分配教师讲授时间20学生活动时间20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合情推理能力,感悟三角形全等的应用价值.知识能力理解并能运用“SAS”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过程方法经历探究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过程,学会解决简单的推理问题.教学重点会用“SAS”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教学难点应用判定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准备及书写格式.利用反例说明“SSA”不能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学资源教材,参考书,考标,幻灯片,基础训练,备课组意见教法设计1.探究式教学2.讲练结合法本课重点解决问题“SAS”方法的运

2、用及提高学生的格式表达能力、识图能力.本课学生所得正确选择判定方法及提高书写表达能力.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准备复习,预习本课内容,发现自己的疑惑教师教学准备教参,考标,U盘,幻灯片,教案,和画图工具教学后记1.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分层次提问,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本节课以提问的形式复习前面的判定方法,让学生按要求先动手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在用尺规作图画出两边及夹角相等的另一个三角形,交流所画的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最后看这两个三角形具备什么条件,归纳”SAS"定理。从方法的推导到运用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根据学生的情况作适时

3、指导,起到指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重点是运用“边角边”方法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所设计的例题、练习都是运用“边角边”方法进行证明,学生会用“边角边”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习题的设计上采用层次递进法,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让他们多交流,同层次交流,综合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时间把握不准。由于给充分时间学生探索、运用“边角边”判定定理,由于学生层次不齐,各个环节实用时间都比计划的时间多。 

4、4.没能做到关注每一位学生,分层次教学效果还有点差,有极个别学生没有参与课堂,课堂反馈的信息不够全面。 注:1.本页手写;2.“课型”栏填写新授课、练习课、活动课、复习课、作文课等;3.其他栏均在授课前写好,“教学后记”栏在授课后写好。4.推门听课的行政、督学、教研组长等的签字位置在“教案编号”栏上面。教学过程(“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讲规律、拓展,讲易错、易漏、易混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主备栏二次备课栏(手写)一、创设情境,复习提问1.怎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3

5、.三角形全等的判定Ⅰ的内容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二)(1)全等三角形具有“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那么,怎样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也就是说,具备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能全等?是否需要已知“三条边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现在我们用图形变换的方法研究下面的问题:如图2,AC、BD相交于O,AO、BO、CO、DO的长度如图所标,△ABO和△CDO是否能完全重合呢?如果把△OAB绕着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因为OA=OC,所以可以使OA与OC重合;又因为∠AOB=∠COD,OB=OD,所以点B与点D重合.这样△ABO与△

6、CDO就完全重合.(此外,还可以图1(1)中的△ACE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CAB的度数,也将与△ABD重合.图1(2)中的△ABC绕着点A旋转,使AB与AE重合,再把△ADE沿着AE(AB)翻折180°.两个三角形也可重合)由此,我们得到启发: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不需要三条边对应相等和三个角对应相等.而且,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引起我们猜想: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2.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呢?不妨按上述条件画图并作如下的实验:(1)读句画图:①画∠DAE=45°,②在AD、AE上分别取B、C,使AB=3.

7、1cm,AC=2.8cm.③连结BC,得△ABC.④按上述画法再画一个△A'B'C'.(2)把△A'B'C'剪下来放到△ABC上,观察△A'B'C'与△ABC是否能够完全重合?3.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边角边”或“SAS”)4.BACD猜一猜:是不是两条边和一个角对应相等,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你能举例说明吗?如图△ABC与△ABD中,AB=AB,AC=BD,∠B=∠B他们全等吗?三、例题与练习例1已知:AD∥BC,AD=CB(图3).求证:△ADC≌△CBA.问题:如果把图3中的△ADC沿着

8、CA方向平移到△ADF的位置(如图5),那么要证明△ADF≌△CEB,除了AD∥BC、AD=CB的条件外,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AF=CE或AE=CF)?怎样证明呢?1.已知:如图,AB=A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