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

ID:43197485

大小:40.0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8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_第1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_第2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_第3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_第4页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推荐】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最后的姿势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最后的姿势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积极交流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阅读感受,感悟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受到教育和感染。3•品悟人物形象,体会坏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4.通过文本阅读,参与搜集有关2008年抗震救灾资料的实践活动,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与追求。二、教学重难点理解“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T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枳极参与搜集有关200

2、8年抗震救灾资料的实践活动,提升对生命意义的认识与追求。品悟人物形象,体会环境及场景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三、教学准备学生:1.自学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默、会组词”;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后第二题的词语,不明白的与同学交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与同位互评。2.默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3.思考谭千秋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课文对谭老师的哪些描写令你感动或卬象深刻,把自己的感受在课文上作批注。4.搜集2008年抗震救灾的有关资料,尤其是像谭千秋老师这样抗震救灾的动人事迹,能生动地讲述其中

3、的一件。教师:制作教学课件围绕教学需要,搜集2008年抗震救灾的有关资料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一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检查初读情况1•板书课题,读准“姿势”,齐读课题。2.默写词语“洗漱、废墟、震撼、感动、诠释、凹陷”,同位相互订正,强调“凹”的笔顺及字形书写。3•交流“废墟、坍塌、震撼、诠释、生死攸关”等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一一震撼与震动区分程度不同;诠释:更加书面语;生死攸关:理解攸的意思,结合课文句子说说在这里的意思,尝试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人物形象1.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按照课文记叙的顺序

4、,你把课文分作儿部分,理由是什么?小组内交流,就不同的地方结合课文•内容再讨论。组织交流:指名说说分段的理由和分段、概括的段意。(要让学生提出不同,并说明自己的理由,意在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促进进一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允许学生存有多种分段方法,主要符合课文叙述的顺序,内容划分合适即可。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句,感受作者按照时间的顺序分别记叙了震前、震屮、震后的内容)2.观看视频或图片,感受2008年汶川地震,说说看后的感受。(要鼓励学生结合口己课前的了解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情感上形成共鸣)3.课题“最后的姿势”是什么姿势,在文中标画出有关语句。(

5、课件出示:他双借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齐读句子,在头脑屮感受谭老师的形象。4.说说在你的眼中谭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写在黑板上。(聚焦人物形象,用一些词语定位人物精神品质)环节二、部分理解一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细读课文开头至“楼房塌陷了……”,体会自己眼中的谭老师,感悟人格魅力1.默读课文开头至“楼房塌陷了……”,思考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谭老师?在有关的语句旁做出批注。(教师巡视学生自学,并积极鼓励学生静下心来读书思考,要有自己的阅读思考、判断、评价)交流:(1)指名读第1节,说

6、说你看到一位怎样的谭老师?(爱孩子、敬业.早早上班)(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屮出现人物活动的场景,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感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指名读2至7节,调动学生要努力读出当时的情境(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进去,可以采用范读、指名接读、反复读、说说当时的情境再读),以读促悟。主要指导推进点:①抓住对当时地震情形的描写,读出当时的危急一一•如注意标点符号、人物的动作、场景的描写;②抓住对谭老师的描写,再现人物当吋的所作所为。(3)说说在这种情形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把你感受最深的一处读出来,再说说这几句的理解或感受。主要交流:①围绕“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

7、下,……护住了四个学生”看看这个时刻之前和之后分别是什么情形?找出句子读一读。你从中看到一位怎样的老师?〔结合“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腾空而起”理解“即将坍塌的瞬间”;结合“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理解“坍塌”,从而明白谭老师明明知道已经身处险境,仍然选择以自己的死护卫学生的生)②在这部分课文中,作者对谭老师的描写不多,对地震时的危急情形描写具体,你能说说这对于表现人物有什么好处吗?(让读者看到人物身处的环境、场景,更好地身临其境地体会人物形彖)(四)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搜集资料,练习讲述一个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注意讲述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