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

ID:43312541

大小:122.5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9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_第1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_第2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_第3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_第4页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馨提醒:期末考试中大部分试题都可以从历年试卷中找到原题和答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历年期末考试案例题题库(2007年7月至2017年6月)说明:试卷号码:2509;课程代码:01738;适用专业及层次:学前教育专科;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其他:资料收集了2007年7月2017年6月的全部试题及答案。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18.每天早晨晨间活动结束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点名册准备点名。这天,我对孩子们说:“今天老师不用嘴巴来点名,而是用眼睛来点

2、名。”他们一脸的疑惑,好像在问眼睛怎么可以用来点名。眼睛又不能说话。我看着他们说:“我用眼睛看着你,对你眯眯笑,就是在点你的名字,你看到我,也对我笑一笑好吗?表示你知道我在点名了。”我点名完了,发现班上有一个特别胆小的孩子脸上一直都笑着,上课述主动举手了,这个进步可是不小啊。请用学过的相关原理分析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答:该案例说明了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实现教师与学前儿童交流的桥梁。学前儿童的发展不是一个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过程

3、,而是与周围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要积极、恰当地与学前儿童进行沟通,创造师生间相互理解、彼此接纳、协调的氛圉,将会极大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案例中的教师主要使用了目光沟通。目光沟通在教师与学前儿童之间起着不同的作用。当个别教师对“调皮”或“犯错误”的儿童批评时,不要当着全班其他儿童的面,而应投一责备的目光以提醒正在犯错误的儿童;当孩子对某项活动或某种问题有兴趣时,教师应投一种充满肯定、赞许的目光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当孩子有某种荣誉时,教师应投以鼓励的目光,以激励儿童再接再厉。教师呼

4、唤儿童的名字,会使他们倍感亲切,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这是对儿童的尊重和基本的礼节。因此,熟记儿童的名字是教师与儿童沟通技巧的第一把钥匙,也是进行沟通的基础。19.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请你用幼小衔接工作的相关原理对以上案

5、例进行分析。答:这二位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中的“与小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的原则”。这种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学前儿童学习小学的教材,使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不是学前儿童熟悉的、与之关系密切的周圉生活中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大量抽彖的文字或符号。这不仅影响学前儿童上小学,甚至可能给今后的发展埋下危机。二是用小学教育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学前儿童。象本案例中的用小学工的上课取代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一-游戏;或在管理方式上也完全小学化,如要求学前儿童上课手背后面,长时间不许动,更不许随便上厕所、

6、喝水;还有教师给学前儿童布置许多家庭作业,作业做不好还要受批评、惩罚等等。这些做严重违背了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儿童怕学、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入学适应性上。教师要针对过渡期儿童的特点及实际情况,着重培养他们适应新环境的各种素质,帮助学前儿童顺利完成幼小过渡,而不是把小学的一套简单地下放到幼儿园。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18."梧桐树就是梧桐树”,这是我的外甥女甜甜用“就是”造的句。老师用红笔打了一个大叉子。这个句子使我想起了鲁迅

7、的名句“我家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还有一次我翻看甜甜的图画作业,只见上面画了一个长扁的椭圆。圆是绿色的,周围画着绿色的光芒,画的名字是“太阳”。老师的评语是:“画得不像,用色不当,重画。”太阳在我们眼里不是绿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断定在孩子眼里不是绿色的呢?我们应该问问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简单地打一个大叉子。请你用幼儿园教师角色的相关原理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答:(1)教师是促进学前儿童发展的指导者。(2)教师是塑造学前儿童心灵的工程师。(3)教师是学前儿童学习的支持者。(4

8、)教师是学前儿童的养护者。(5)教师是学前儿童教育的研究者。(6)教师是沟通学前儿童与社会的中介者。综合评价。19•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答:(1)提供充分的游戏吋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