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

ID:43514640

大小:9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0-09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_第1页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_第2页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_第3页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_第4页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奥施康定病例收集模版姓名马某性别男年龄49岁入院诊断1.癌性疼痛2.右肺鳞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放化疗后3.全身多处转移(双肺、骨、肝、胸膜、双腋下淋巴结、右胸壁)基本信息疼痛病史:部位:右侧肋骨、胸骨体下部、肝区、左腋下淋巴结及右侧胸壁疼痛明显强度:NRS评分:9分性质:肝区持续性钝痛、胸壁刺痛时间:病程中伴有疼痛依靠止疼药缓解疼痛疼痛评估(1)疼痛评估(2)既往的镇痛治疗、目前的疗效:患者于2009.6开始出现疼痛口服洛芬待因、曲马多及盐酸吗啡缓释片等控制疼痛效果不满意。于2010.1开始口服奥施康定剂量从20mg/q12h逐渐增加到100mg/q12h并配合吗啡注射20mgMq

2、8h可缓解疼痛,NRS评分3分肿瘤治疗史:2006.7发病后行TP方案化疗6程及纵膈+右肺一程X刀放疗,2008年在上海长海医院行肝脏介入治疗三次及多次GEM/CPT-11+DDP方案化疗。2009年行双腋下淋巴结放疗体格检查及相关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1.ECT(2006.7上海长海医院):右侧第8、9肋骨异常放射性浓聚2.上腹部CT(2008.5本院):肝转移3.胸CT(2009.5本院)双肺转移,纵膈淋巴结转移,左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转移4.ECT(2009.11上海长海医院):胸骨体下部,左后第九肋骨,胸3、6椎体放射性浓聚镇痛药物的选择选择药物的原则和方法根据三阶梯止痛原

3、则按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等的程度分别选择第一、第二及第三阶梯的不同止痛药物。初始剂量的确定和调整患者肿瘤晚期既往口服曲马多、洛芬待因、吗啡缓释片等,其中盐酸吗啡缓释片90mg/q12h,依据口服奥施康定10mg相当于口服吗啡20mg的标准换算,更改口服奥施康定的初始剂量为40mg每次剂量调整的幅度是在上一次用药剂量的基础上增长25-50%爆发痛如何处理和剂量的计算确定尽快控制爆发痛可以首选吗啡即释剂型。EAPC(欧洲姑息治疗委员会)推荐治疗爆发痛的最初解救剂量是:每日吗啡总剂量的1/6(17%),再据效果增减剂量。本次入院(或门诊)治疗经过(1)如何进行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患者口

4、服奥施康定期间出现便秘,予乳果糖、开塞露及饮食调节(多食蔬菜、水果、蜂蜜等)可缓解有无联合治疗患者口服奥施康定联合吗啡注射液及帕米磷酸二钠等治疗爆发痛及骨转移引起的疼痛本次入院(或门诊)治疗经过(2)日期治疗前NRS剂量调整治疗后NRS2010.1740mg3~42010.37~850mg32010.67~860mg3~42010.9880mg2~32010.126100mg3奥施康定的剂量调整过程治疗结果奥施康定是半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剂,1小时以内快速起效,平稳持续镇痛达12小时,镇痛强度是口服吗啡的2倍。不会因为口服药物影响睡眠,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提高患者进一步治疗的信

5、心疼痛是癌症患者面临的主要痛苦之一,根据WHO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本着以下五个基本原则:首选无创(口服、透皮等)给药,按阶梯用药,按时用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本病例经过曲马多、洛芬待因、吗啡缓释片应用效果不佳,后依据口服奥施康定10mg相当于口服吗啡20mg的标准换算,使用奥施康定并逐渐调整剂量后使患者在肿瘤晚期减轻了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使用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给予缓泻剂可改善。综上所述奥施康定具有无剂量封顶效应,用药方便、持续强效镇痛,口服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等特点,不会因口服药物影响睡眠,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作为中重度癌痛患者的首选药物。医生治疗体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