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

ID:43881544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0-16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_第1页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_第2页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_第3页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_第4页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价[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年1月~2014年10月玉田县医院收治的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63例,均手术治疗,并进行病理诊断。术前对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结果63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小肠腺癌15例,淋巴癌19例,胃肠道间质瘤13例,脂肪瘤9例,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螺旋CT检查诊断结果:小肠腺癌15例,淋巴癌20例,胃肠道间质瘤14例,脂肪瘤9例,神经内分泌肿瘤5例。两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0o螺旋CT诊断原发性小

2、肠肿瘤的准确率为96.8%(61/63)o结论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效果好,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原发性小肠肿瘤;病理检查;螺旋CT检查原发性小肠肿瘤是临床少见病,仅占胃肠道肿瘤的5%[1],且症状隐蔽,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极易漏诊和误诊。原发性小肠肿瘤中良、恶性之比为1:1.9,以恶性肿瘤居多[2]。研究报道,小肠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和非根治性切除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及12%[3],对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应争取根治性切除,所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恶性原发性小肠肿瘤的预后极为关键。小肠迂曲重叠,其疾病的诊断不仅是临床诊断的难点,也

3、是肠镜检查的盲区,传统的各种检查手段因敏感性和准确性较低,无法满足临床的诊断需要。双气囊内镜可检查整个消化道,特别是小肠肠段,具有视野广、图像清晰的优点,并具有活检功能,但操作难度高、检查费用昂贵,无法普及。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和三维重建技术的出现,多层螺旋CT已经逐渐被广泛使用,目前已成为诊断小肠肿瘤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4]。现对63例疑似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肠肿瘤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k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年1月~2014年10月河北省玉田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疑似小肠肿瘤患者63例其中男35例

4、,女28例;年龄24~79岁;病程3~21个月,病情逐渐加重。临床表现:腹部肿块23例,上腹部疼痛23例,消瘦、乏力32例,小肠梗阻21例,消化道出血29例,不明原因的贫血28例。所以患者均存在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隐痛、不明原因的大便潜血阳性或大便带血、胃镜和结肠镜检查结果除外上消化道和结肠病变。排除十二直肠和壶腹周围部位的病变。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诊。术前均未行放、化疗治疗、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2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前均需空腹12h,次日晨禁饮食行此检查。检查前受检者分3次口服等渗甘露醇1500mL,每次间

5、隔20min左右。检查前10min肌内注射山菽君碱20mg。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西门子DefinitionAS64排螺旋CT机(德国),层厚、层距5mmo先行平扫,后行增强扫描。平扫及增强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螺距0.75。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对比剂300mgl/mL,对比剂总量90mL,注射速率3mL/s,增强后60s启动扫描,CT扫描范围从肝脏膈顶至耻骨联合平面,采用横断位重建层厚为5mm、间隔5mm,并自动冠状位重建,重建层厚为3mm、间隔3mmo传输至西门子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1.3判定标准以手术的病理结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1.4多层螺旋

6、CT判定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断标准常见的原发性小肠肿瘤诊断标准:①小肠腺癌:CT表现为环形狭窄、溃疡病变及肿块,可有肠梗阻。软组织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为中度强化。小肠远端腺癌多数为环形狭窄,而十二指肠腺癌常为乳头状或息肉状。肠系膜淋巴结肿大。②淋巴癌:呈结节状或息肉状,可伴有肠套叠。肿块可向外生长侵入周围组织。小肠淋巴瘤常表现为巨大节段性结节状肠壁增厚。肠壁可见溃疡、坏死、痿道或肿块。③胃肠道间质瘤:良性胃肠道间质瘤可发生于各段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主要发生于回肠或空肠。肿块多发生于黏膜下、浆膜下、肠壁内。恶性肿块CT表现:肿块呈不规则、分叶状低密度,中心液化坏死,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或环

7、形强化。④脂肪瘤:常发生于回肠,肿块边界清晰,为腔内肿瘤,CT值・80~120Hu。⑤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检查动脉期肿块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平衡期强化程度逐渐降低。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将两种方法检查结果采用一致性分析,Kappa≥0.70为两者一致性较好;0.4≤Kappa<0.70为两者一致性一般;Kappa<0.4为两者一致性较差。2、结果63例患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