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

ID:43938698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17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1页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2页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3页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4页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瘾学生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网瘾学生的瘾因分析及教育对策望城县乔口中学谭建芳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因特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并使用它,网络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课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现代素质的培养;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又会危及身心的健康。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上网以及教育好网瘾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关键词:网瘾学生教育对策家庭学校社会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如此巨大的数目足以引起社会

2、各方面注意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①],特别是网瘾学生长期沉醉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和身体不适等症状,荒废学习。看着身边的学生与电视上报道的少年因沉溺于网络世界,而荒废学业,走上犯罪的道路,甚至因而死亡,我们作为人民教师感到无比痛心。对于这种情况,我们要高度关注并且挽救那些祖国未来的栋梁,有义务去了解网瘾学生的瘾因及教育对策。一、网瘾学生的瘾因分析1、学生自控脆弱首先,屮学生从年龄上看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求知欲望极其强烈,但他们生理、心理还未成熟,对待新事物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差。这

3、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一旦迷恋网络这种东西,就会难以自拔,这些固有的特征,与网络存在的问题,无形中就构成了中学生与上网之间难以消弱的吸引力。其次,青春期的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家长的尊重,认为自己已成熟,却又不具备承受压力的能力、成熟思考的能力、甚至决策的能力,当他们在亲人、同学、朋友的交往中遇到矛盾和挫折时,学习、生活、娱乐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时,便会寻找其他途径来进行逃避,恰好虚拟的网络交流是他们最易找到的代替途径。而中学生的天性是判断力和自制力比较差,对网上的信息垃圾它们不能能够止确处理,处于好

4、奇或冲动,甚至刻意去寻找一些色情,暴力信息进而引发诸如性犯罪等社会问题。再次,因为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表现自我、乐于被人赞赏甚至崇拜,学生在现实的交往中难以满足这一心理特点,而网游屮“盖世神功”、“霸主”却能满足他们这种自我夸大的心理。2、家庭监管缺失当代中国青少年成长中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三个缺失[②]:第一是“父亲功能”的缺失;第二个重大的缺失是游戏缺失;第三个缺失是同伴的缺失。三大缺失,就使网络成为替代品,因此学生“感染”网瘾,家长的责任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的三个方

5、面:首先是破碎的家庭原因,亲子Z间缺乏沟通、父母关系恶化、家庭经历不幸已经成为青少年逃离现实、沉迷网络的最大原因[③],因为感情破裂,彼此把对孩了的管教责任推给对方,这些因素都影响到家长与孩了的相处时间和亲密程度,而青少年缺乏独立能力,交际范围和能力也十分有限,当他们在依附于家庭,却无法从家庭得到温暖时,便会转而利用网络的交际功能从中寻找温暖,也易因此沉迷于网络。其次是教育方式方法的原因,一方面是不正当的家庭教育教将孩子〃推"向了网络,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会利用网络交友,聊天,购物,玩游戏就是聪明,殊不知不加管束的放

6、任导致学生“感染”网瘾;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也是影响孩了生活兴趣的重要因素,有一部分家长或整口忙于工作,或天天沉迷打牌、娱乐,疏忽了对孩子的管教,缺乏关注和温暖的孩子极易寻找网络,便到网络中通过升级后的快感、闯关后的满足、打杀中的惊险以此來满足自己在现实中不能满足的心理需耍,找回在现实中失落的自我,从而使这类学生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成为“网瘾学生”。再次是过度的溺爱和信任原因,有的孩子父母忙于工作,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到爷爷奶奶的肩上,对于上学迟到,放学晚归,孩子总能编造理由,不加核实的信任,有的父母大量满足

7、孩子的零花钱,不加约束的娱乐放任,还有的家长在无法制止孩子沉迷网络时,就干脆采取纵容的办法对待。总之家长对网络的非理性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孩子对网络的好奇和依赖感。3、社会责任无奈现在城市、农村集镇的中小学周边都出现了网吧,就以我们望城县乔口中学为例,乔口中学位于乔口集镇,周边的网吧数量达14个Z多,以每个网吧40台电脑计算,一次就可以容纳560个学生上网,几乎达到学校总人数的80%!虽然我国已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限制青少年的不健康上网,国家也颁布了有关的政策法规,以示对学生沉溺网络问题的重视。女口:①2000年12月

8、28H,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第19次会议通过《关于维护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的决定草案》;②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③2001年11月,团中央、教育部和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向社会颁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无疆域特征也导致了法律难以奏效,行政监督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