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

ID:43952046

大小:37.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7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_第1页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_第2页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对策探讨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调查研究显示,学生对两类课程总体满总度不高,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课程,渴望通过多种方式激活自我主动学习模式,并普遍支持将两类课程进行融合,有针对性的改革,更好实现课程口标。当前,应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与通识教育课程的问题以及学生的期待,从课程组织形式、课程内容、行知结合、师资优化等方面加强两类课程的教育效果。关键词:通识教育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调查研究;融合对策现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为“高等院校必须

2、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理想崇高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糟神进行思考,会分析社会问题,能研究和运用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而且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1]目前,从宏观和微观上来看,国内高等教育的内容与教育R标的实现之间是存在一定脱节的,主耍体现在:重智力教育轻徳育教育;重专业教育轻基础培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培养。[2]而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借鉴和融合恰好能弥补冃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通识教育中人文价值关怀加垂徳育教育和基础培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加强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文

3、化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学与用”、“知与行”的统一。通识教育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两者都是在做关于人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基本理念和最高价值取向上,两者是相互契合的。[3]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部分是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课程建设更加侧重人文和科学认知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体现,符合中国国情。所以,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相互替代,两者各冇侧重又冇一定的内在

4、联系,可以相互借鉴结合,共同完成高等教育的目标。了解当前大学生对两类课程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实现通识教育课程与思想政治类课程的融合,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1总体情况本研究以通识教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选课学牛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査问卷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调查问卷及访谈问题根据课程评价相关资料整理得來,经专家评分后形成,预调查剔除无效问题后发放问卷350份,收回问卷32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获有效问卷322份,有效回收率92亂322份有效问卷对应的样本情况如下:在性别分布上,男生237人,占73.60

5、%,女生85人,占26.40;在年级分布上,一年级87人,占27.02%,毕业班143人,44.41%,其他年级92人,28.57%;在学科分布上,工学人数256人为最多,占总数的79.50%,其他依次是管理学、法学;在政治而貌分布上,以共青团员为主,占86.34%,中共党员占10.56%,其他为一般群众。2学生对通识教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的整体评价2.1学生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满意度不高调杳屮以“满意度”和“课程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两个问题了解学生对两类课程的总体评价。学生对通识类课程满意度

6、为65.8%,对思政类课程满意度为55.3%。进一步通过“课程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进行调査,针对通识类课程,63.7%的学生认为有帮助,17.4%认为没有帮助,针对思政类课程,有52.4%的学生认为有帮助,有25.8%认为没有帮助。所以,从整体上來看,通识类课程和思政类课程的整体满总度都不高,通识类课程满意度略高于思政类课程。2.2学生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学习主动性较低关于学习主动性调査,58.33%的学生和52.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大学学习中是在被动地学习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75.32%的

7、学生认为“如果任课老师不采取签到等其他强制措施,门己不愿意主动去上思政类课程”。53.46%的学牛认为“如果任课老师不采収签到等其他强制措施,自己不愿总:主动去上通识类课程”。可见,同学们对这两类课程更宪地是被动接收,并未发挥个人能动性,廿展探索式学习。2.3学牛对通识类和思政类课程学习效果--般调查中分别设计了13个问题和11个问题了解学生思政类课程和通识类课程的学习效果。结果显示,对丁•思政类课程,5&33%的学生认为该类课程更多是在告诉学生是与非、真与假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判断是与非、真与假则

8、较少涉及,56.82%的学生认为对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总识的培养流于形式。对于通识类课程,56.82%的学牛认为该类课程更多是在告诉学生是与非、真与假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判断是与非、真与假则较少涉及,55.30%的学牛认为教师授课时更多是在告诉学牛好与坏的标准,而缺乏对好与坏评价标准的辩证探讨,还有53.03%的学牛认为思想政治类课程对学牛智慧的培养、个性发展、牛命的呵护等关注较少。3通识教育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类课程现存问题及建议3.1课程组织形式单-•关于课程现存问题调查中,分别从课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