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

ID:43960343

大小:3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疗效观察麻痹性斜视是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元、神经和眼外肌本身的器质性病变而致单条或多条眼外肌部分或完全麻痹,使眼球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临床以眼位偏斜、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眩晕为主症,属于中医的“风牵偏视”、'‘目偏视”范畴。笔者2008年1月〜2009年7月应用复方樟柳碱联合针刺的方法治疗麻痹性斜视,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麻痹性斜视患者56例(56只眼),男40例,女1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76岁,8岁1例,20〜35岁15例,36〜50岁23例,>51岁1

2、7例。发病时间最短1d、8例,最长1年、5例,其余发病时间为30d左右。发病受累肌肉:外直肌18例,内直肌16例,上直肌6例,下直肌5例,上斜肌2例,下斜肌1例,动眼神经麻痹8例。1.2诊断标准1.2.1复视复视是麻痹性斜视的主要特征。由于复视的困扰,患者可以出现眩晕,甚至恶心、呕吐。但复视轻微者往往无明显症状,只有双眼视物时显模糊,如分别检查两眼,均无异常,且视力正常,常易误诊为无病或神经官能症,临床上应予注意。1.2.2眼位偏斜本病均会有眼位偏斜的症状,明显程度与向麻痹肌作用方向成正比,同时复视程度也随之加重;反之,则症状减轻或消失

3、。1.2.3斜视度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即麻痹眼固视时出现的斜视度数大于健眼固视时的斜视度。1.2.4眼球运动障碍根据病症的不断加重,眼球转动受到限制。1.2.5头位偏斜患者为了克服复视的干扰,常常将头部转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因为在这样的位置,需用麻痹肌的作用减少,复视相应得以改善。如遮盖一眼则头位偏斜可消失。检查头位时应与先天性胸锁乳突肌纤维化造成的斜颈相鉴别。1.3治疗方法1.3.1治疗组主穴:内外直肌麻痹取睛明和瞳子❷,上下直肌麻痹取上明和承泣,上下斜肌麻痹取上睛明和下睛明,动眼神经麻痹取上睛明、上明、下睛明、球后;配穴:取患

4、侧攒竹、承泣、太阳、风池、百会、合谷;每日1次,留针30mine在针刺同时应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颖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个疗程14d,可连续观察2〜3个疗程。1.3.2对照组仅用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颖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每个疗程14d,可连续观察2〜3个疗程。1.4疗效评价标准治愈:复视、头位偏斜等消失,眼球运动正常,同视机检查正常范围。显效:仅正前、下等方向视野复视消失,其他周边有复视,眼球运动正常,代偿头位消失,同视机检查主要视野区斜视度正常范围。好转:复视距离缩小,主要视野区尚存轻度复视,眼球运动轻度

5、受限,代偿头位改善,同视机检查斜视度减小。无效:复视无好转,各病症均无变化。2结果56例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09)o见表lo表1两组疗效比较[n(%)]3讨论临床上针刺治疗眼肌麻痹常取得较好的疗效[1-2]o通过临床观察笔者可以得出结论:麻痹性斜视的患者中,单纯的内、外直肌麻痹患者疗程短,疗效较好;单纯上、下直肌麻痹患者发病率较低,恢复较快;而上、下斜肌麻痹患者较直肌麻痹患者恢复较慢;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疗程较长,疗效相对较差。针刺

6、能提高神经兴奋性,使肌肉收缩加强,针刺亦能使损坏部分的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笔者取麻痹肌附近穴位为主穴,以起到直接兴奋麻痹肌肉的作用;辨证取配穴,以达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气血的目的。复方樟柳碱注射液可以加速恢复眼缺血区血管活性物质的正常水平,调节血管的痉挛,改善血流供应,促进损伤神经的功能恢复[3],维生素B12具有重要的亲神经作用,可保持上述纤维功能的完整性[4]。应用复方樟柳碱颖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比一般口服用药用量小且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同时促进了眼部血液循环改善,直接促进了受损伤眼肌的功能恢复[5]。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复方樟柳碱联合针

7、刺治疗麻痹性斜视,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的特点,所谓针药合用,一方面可以阻断从病灶传向中枢神经的恶性刺激,一方面通过中枢调整血管的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眼肌的微循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6],使眼肌功能得以恢复,多能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欧阳应颐,张锡芳,尹勇,等•针刺治疗眼肌麻痹76例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8):452-454.[2]张杰,刘雅静•针刺治疗眼肌麻痹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435-436.[3]李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3

8、.[4]陈祖基.实用眼科药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470-471.[5]田洪军,韩琦•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眼肌麻痹疗效评价[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5):1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