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

ID:43982659

大小:2.71 MB

页数:240页

时间:2019-10-17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_第1页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_第2页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_第3页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_第4页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实践与认识探福建高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新课程高考复习的实践与认识——兼谈2009年福建高考试题福建漳州一中林新建电话:13599680203E-mail:linxinjian@163.com题记:高考复习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又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里没有秘诀,也没有私人信息。我们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公有信息?如何从公有信息中获得高考复习的智慧?高考复习需要智慧。有了高考复习的智慧,高考复习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保证效率的最大化。所谓高考复习的智慧,就是在高考复习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清醒的头脑和有效的对策;能够对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恰当的取舍和合理的运用;在繁茂芜

2、杂的信息中看到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在知识与能力、数学知识与数学活动的经验、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稳定与创新等诸多矛盾的冲突中达到平衡;在把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转化为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表现出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一.学习研究,提高认识二.复习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三.认识与体会(复习观)四.几点思考一.学习研究,提高认识1.在高考复习前,我们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全体高三教师回头看,重读新课标;结合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与我省的教学要求,制定出严谨、合理的高三复习计划;要求每位高三教师写一篇复习建议,为高三复习备考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同时,重新对照新课程标准的有关精神和

3、变化,反思和总结高一高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新课程实际落实的情况。总结好的做法,寻找不足,找出应对和弥补办法,确保高三复习工作方向正确,有序高效。2.认真研究新课程地区高考试题,准确把握高考命脉,明确高考命题趋势,为备考复习重点突破做好准备。备课组根据复习计划,制定出测试题命题原则:以历年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高考试题做模板,发挥群体力量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体现实效性,由渗透层面提升到具有并能自觉运用的层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3.研究学生,了解学情,认真做好学情分析总结工作。通过深入地研究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每位教师了解自己所教学生

4、的实际水平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课堂教学的定位和整改提供参考,使高考复习更有方向,更切合学生的学情、考情,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学习、研究,我们认为新高考具有以下一些新特点:(1)既突出考查主体知识又支持课改;(2)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3)更加注重课本例习题的考查;(4)更加注重研究性、探索性、开放性;(5)更加注重创新意识的考查;(6)更加注重教学能力的考查。我们一遍遍的揣摩、理解,挖掘新高考的新意所在,比较它与以前的差异,思考在接下来的高考复习中如何把它体现、落实出来。通过备课组的认真交流,热烈讨论,我们初步认为:(1)复习教

5、学必须始终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数学考试说明》为依据,并结合我校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进行。(2)尽管当前数学高考不再刻意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但凡是高考中规定的知识点,在复习时一个都不能遗漏。对课本知识点的复习要全面到位,并理解到位。课本中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都需要扎扎实实地吃透、消化,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3)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复习课也不能由教

6、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地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4)高考是学生的高考,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水平决定成败。复习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是提高复习实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要指导学生养成“学而后思”的良好习惯。有的同学做了很多题目,却仍然没有明白它们代表同一知识点,不但不能举一反三,甚至举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事实上,

7、只有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提炼和归纳,学到的知识才能保持长久。如果学生“学而不思”,显然难以内化,也就降低了数学复习的实效。二,要解决学生中“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学生遇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学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5)教师要做好板演和样题解答示范,切实抓好学生答题规范。很多教师高三复习过程中认为高三学生基本功不错了,基本的东西应该都会,因此例题板演过程中习惯于简写,希望以此来提高课堂密度。实际情况如何呢?从历次模拟考试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

8、看,包括相当一批优秀学生书写问题很大,不该丢的分太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