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

ID:44006519

大小:3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17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_第1页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_第2页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_第3页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_第4页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肠腑病临床基本证候用药规律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小肠腑病的临床基本证候及用药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肠腑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证候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变化。结果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证候积分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小肠腑病常见证候比较多,且证型组合比较复杂,小肠气滞兼小肠瘀血证或小肠湿热证的频率较高,中医治疗主耍以〃理气血、除湿滞、调寒热、和肝脾〃为主。关键词:小肠腑病;基本证候;用约规律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

2、中最长的管道器官,是机体消化、吸收饮食物的重要脏器。而小肠病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屮医辨证治疗有独特之处。中医理论中,小肠病是其重耍组成部分,历代医学家通过论述小肠病的证候,并总结出了大量的用药经验[1]。本文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肠腑病患者100例,均在中医证候分析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便总结小肠腑病的临床基木证候及用药规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肠腑病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小肠病的临床诊断标准[2],即病变部

3、位在胃月完以下,脐腹部有疼痛、肠鸣、腹泻及呕吐等症状,排除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及肿瘤患者等。其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6〜75岁,平均年龄为(45.34±7.14)岁。病程低于6个月有35例,6个月〜12个月冇48例,12个月〜24个月冇17例。1・2方法1.2.1中医证候通过对100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其中小肠气滞证32例,寒热错杂证29例,小肠湿热证20例,食滞小肠证11例,小肠虚寒证5例,小肠瘀血证2例,小肠寒湿证1例。1.2.2屮医各证候用药组方对于小肠气滞证,以理气为主,采用厚朴、陈皮、大腹皮、乌药、炒枳壳

4、、木香等药物;对于小肠湿热证,以祛湿、清热、理气为主,可采用苍术、陈皮、黄连、茯苓、法半夏及厚朴等中药;对于寒热错杂证患者,以寒热互调为主,采用炮姜、法半夏、黄连、干姜以及生甘草等;小肠瘀血证则要以活血化瘀为治疗日的,采用当归、丹参、大黄、郁金及赤芍等,也可以加用理气药物,如炒枳壳、大腹皮、木香及陈皮;食滞小肠证患者要以消食导滞、健脾和胃为主,可采用焦神曲、法半夏、连翘、莱鞭子及生山楂等药物;小肠虚寒症以健肠、散寒、温肠为主,药物可釆用炒口术、炮姜、花椒、干姜及桂枝等;小肠寒湿证的治疗以散寒、祛湿为主,药物可选择茯苓、乌药、黄连、

5、干姜以及砂仁等。1.3观察指标参考《屮医肝脏象现代研究与临床》屮和症状量化冇关的内容,根据专业知识临床症状、体征等分为四级,即无、轻、中、重,积分依次为0、2、4、6,在不影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下进行调查、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及中医症候诊断等[3]。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经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证候积分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3

6、讨论3.1中医证候分型通过查看中医相关书籍对小肠的论述,对小肠病的证候、用药有很多记载,经验十分丰富,但其内容主要分散于各类医学专著当中,対治疗用药缺乏系统、完整的整理。小肠腑病的临床症状主耍为脐周疼痛、有肠鸣声、大便澹泻、完谷不化以及腹部畏寒等。临床常见的中医证候有10种,一为小肠湿热证,临床症状为脐腹胀满,疼痛感强烈,口舌糜烂,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脉滑数;二为小肠湿热证,症状为脐腹胀满,痛则欲泻,大便粘稠,口干,口屮糜烂,舌质红,脉滑数;三为小肠气滞证,症状为脐腹疼痛,有肠鸣声,舌苔白,脉弦;四为小肠血瘀证,症状为脐腹刺痛,夜

7、间加重,大便黑色,甚至便血,舌质紫暗,舌苔白,脉弦细;五为饮留小肠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胀,有疼痛感,肠鸣声明显,呕吐为清水,肢体沉重,便秘,舌苔白、腻,脉滑数;六为小肠寒热错朵证,主要表现为脐腹疼痛感,甚至加重,腹胀,畏寒喜暖,口干且苦,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苔黄,脉弦数;七为小便津亏证,特点是脐腹隐隐作痛,腹胀不适,或者腹中有灼热感,口干,大便干结,排出困难,身体瘦弱,舌红、口干,舌苔少,脉细数;八为小肠虚寒证,患者感觉脐腹隐隐有痛感,喜温,身体无力,少食,腹部有肠鸣音,大便澹泻,小便清长,舌淡,舌苔薄且白,脉细弱;九为小肠寒

8、凝证,主要表现是脐腹疼痛,畏冷,遇冷则痛感明显,口淡,腹泻清稀,便秘,舌苔白润,脉沉紧;十为小肠食滞证,脐腹腹胀感明显,疼痛显著,厌食,呕吐酸馒食物,吐后疼痛感缓解,或者泄后痛感缓解,甚至人便干结,难以排出,舌苔厚腻,脉滑数。3.2小肠病主要治疗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