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

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

ID:44035765

大小:2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18

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1页
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2页
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先兆流产的中医辨证治疗作者:张秀玲单位:天津,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卫生院【摘要】通过对先兆流产的观察和病因病机分析,总结出了补肾健脾法、清热凉血法、补气养血法、活血消癥法。辨证施治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关键词】先兆流产;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先兆流产”中医称为胎漏、胎动不安。胎漏指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无腰酸腹痛,小腹下坠者。胎动不安指有腰酸腹痛或下腹坠胀、或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者[1]。1病因病机1.1主要病机本病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1.2常见病因[2]1.2.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或多产房劳,大病久病,或

2、孕后不慎房事,损伤肾气,肾虚冲任损伤,胎失所系,以致胎元不固。1.2.2血热素体阳盛,或肝郁化热,或孕后饮食不调,或阴虚生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以致胎元不固。1.2.3气血虚弱平素气血不足,或孕后饮食不调,思虑伤脾化源,冲任匮乏,胎元无所滋养,以致胎元不固。1.2.4血瘀素有癥痼瘀血占据子宫,或孕后跌仆闪挫,损伤冲任,气血失和,以致伤动胎气,胎元不固。2辨证治疗(应该首先判定胎元未损)2.1补肾健脾法方由菟丝子、川断、桑寄生、阿胶、山药、山萸、血余炭等组成。适用于肾元大亏难系胎者,冲任二脉,隶于肝肾,胎系于肾,肾元盛则胎固而自安。症见腹痛、

3、腰酸、下坠、屡孕屡坠,头晕耳鸣,小便频数,夜尿多,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滑尺脉弱。偏肾阳虚者加巴戟天或覆盆子,偏肾阴虚者加女贞子和旱莲草,气虚者加黄罠和白术。《胎产心法》治胎漏,主张“三月以前,宜养脾胃。四月以后,宜壮腰肾补血气,佐以清热&rdquo:。2.2清热凉血法方由生地、熟地、白芍、黄苓、茜根、芒麻根、女贞子和旱莲草组成。症见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腰腹坠胀。伴心烦不安,手心烦,口干咽燥,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傅青主女科•小产》说:“血寒则静,血热则动,动则外出莫能遏,又安

4、得不下流乎?&rdquo:如果血量多加阿胶和地榆炭。2.3补气养血法方由人参、白术、当归、熟地、白芍、杜仲、陈皮、甘草、阿胶组成。症见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稀薄;或小腹空坠,腰酸,神疲肢倦,血色白光白,心悸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稍滑。血量多可加龙骨、牡蛎。《石室秘录》主张治胎漏“急宜峻补气血”。2.4活血消癥法[3]方由菟丝子、川断、桑寄生、阿胶、艾炭、人参、白芍、黄罠组成。症见腰酸,腹痛下坠,阴道不时下血,色黯红,舌质黯红,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沉弦。腰痛甚者可加杜仲[4]。《景岳全书•妇人规》认为&l

5、dquo;安胎之方不可执,亦不可泥其月数,但当随证随经,因其病而药之,乃为至善&rdquo:o这些见解可供临床保胎参考。【参考文献】1罗元恺.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02-104.

2马宝璋.中医妇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17-219.〈p>3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汇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0,432-435.

4王永炎.今口中医妇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32-437.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口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