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

ID:44046889

大小:105.1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18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_第1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_第2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_第3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_第4页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心理诊断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心理诊断技巧(三级)主讲:朱海娟第一节初诊接待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操作步骤:(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1、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2、社交距离——1.5米左右3、目光的接触——谈话时不可直视对方的眼睛,可扫视对方的眼神或表情。(二)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咨询结束固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求助者对咨询师泄密有诉诸法律的权利。2、保密的内容包括:所有求助者资料、心理测量结果、诊

2、断。3、需说明保密例外(危机)(六)向求助这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1、什么是心理咨询。2、心理咨询如何进行。3、心理咨询不能解决全部心理问题。(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二、相关知识(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二)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1、咨询人员收集到所有有关求助者的资料2、对求助者的心理测量结果和诊断(三)危机的处理1、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或他人的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限制在最小范围内。2、心理咨询师在接受卫生、司

3、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作虚假的陈述或报告。归类方法: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三、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可练习或增加见习时间。■2、言语表达:语速把^握适中,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重复,使用专业术语时应说明其内涵和外延。■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的功能的有限性(任意夸大、向求助者提供咨询范围以外的帮助和承诺)■5、咨询师的仪态:不能吸烟,不许做多余的“下意识”动作,接访前不许饮酒或服兴奋剂。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一、定义:摄入性会谈是谈话法的一种,是为收集资料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会谈,即通过会

4、谈了解病史、健康状况、工作状况和家庭状况。二、操作步骤(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围(二)确定提问方式(三)倾听(四)控制谈话方向(五)对谈话内容归类(六)结束谈话■20世纪20年代,临床心理学家将会谈法定义为:“一种有目的的会谈”。■能获得临床信息,建立与求助者之间“帮助关系”。谈话法种类:1、摄入性谈话:了解病史、健康、工作、家庭状况等2、鉴别性谈话: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3、治疗性谈话: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4、咨询性谈话:有心理问题的健康人:职业选择、人员聘任、家庭、婚恋、子女教养

5、问题等。5、危机性谈话:求助者发生意外时的危机干预最常采用的“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以问题为中心)不正确的看法:1、会谈法对预测学习成绩几乎是无效的2、会谈法在信度和效度上是不可靠的若把会谈法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会谈结果的诊断价值可能更大。1、确定谈话内容与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切入点)是什么?★(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员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员可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

6、理。2、谈话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4)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5)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谈话法有效实施的关键在于:咨询时是否能正确把4屋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3、谈话的态度★(1)非评判性态度(2)必须是中性的(3)“理解”是最中性化的和非批判性的(二)确定提问方式★■根据会谈目标、收集资料的性质和

7、内容来确定。■一般用:“开放式提问”(特殊情况下)“半开放式提问”(限制性开放式提问)一般不使用——“封闭式提问,52、怎样提问题:■在还没有真正理解当事人时,或还没有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时,最有帮助的办法是:把各种封闭性提问变为开放性提问★3、应避免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凯利):(1)“为什么……”的问题:强烈的暗示求助者是错误的。(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问题,获得的信息受到限制。(3)多重问题:使求助者不知所措,表现出咨询员急躁和没耐心。(4)修饰性反问:使谈话陷入僵局,对求助者毫无益处。(5)责备性问题:对求助者产

8、生很大威胁,引起防卫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6)解释性问题:咨询员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不是推动当事人去自我探索。★4、不恰当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求助者的依赖(1)将责任转移到咨询师身上(2)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3)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