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

ID:441566

大小:27.54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08-02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1页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2页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3页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4页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文献综述海洋科学不同地区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研究[摘要]潮间带是一对来自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生态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极为敏感的生态交错区,并且一直成为人类极为关注和研究最为广泛的海洋。本文介绍了潮间带的划分和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物种组成、数量及分布;(二)优势种及其变化(三)群落季节性变化。[关键词]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优势种;季节性变化前言潮间带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属于生物圈中最敏感的生态系统之一,同时又是人类活动和干扰最为严重的区域。潮间带以其复杂多样的生态因子和大容量的物流和能流,使其成为生物多样性高、区系成

2、分复杂和群落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潮间带生物种类组成和分布特点,探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许多科学研究者对潮间带生物群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1潮间带的定义及其划分所谓潮间带,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间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涨至最高时所淹没的地方开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时露出水面的范围。潮间带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达到的海岸,称为潮上带。潮间带以下,向海延伸至约三十公尺深的地带,称为亚潮带。潮间带是界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地带,通常也称为海涂。根据潮汐活动的规律,潮间带又分为下列三个区:(1)高潮区(上区):它位于潮间带

3、的最上部,上界为大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高潮线。它被海水淹没的时间很短,只有在大潮时才被海水淹没。  (2)中潮区(中区):它占潮间带的大部分,上界为小潮高潮线,下界是小潮低潮线,是典型的潮间带地区。  (3)低潮区(下区):上界为小潮低潮线,下界是大潮低潮线。大部分时间浸在水里,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时间内露出水面。2潮间带群落生态学研究2.1物种组成、数量及分布种类组成是群落首要的基本特征,它不仅决定或主导群落的性质特点,而且也突出群落与生境密切的生态关系,它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黄宗国和Morton等研究我国(包括香港)近海、港湾水域及海岸生态学时,曾论述河口群落、

4、港湾群落、外海群落及暴露型和屏蔽型等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蔡如星等报导了舟山海域潮间带的生物群落种类组成,从建国对烟台潮间带底栖物脊椎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过研究;到了2000年以后,周时强等对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群落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唐以杰等报导了广东上川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的分布。从已发表的文献看,他们对潮间带生物种群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种群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种群的生长及密度;死亡率;年龄结构;种间及种内竞争等。关于种类和数量组成及分布方面的研究,在东海主要集中于舟山海域及福建沿岸,在黄渤海主要集中于江苏沿岸、青岛、大

5、连及威海沿岸,在南海这方面的工作则做得少一些。蔡如星在舟山潮间带生态学研究中将种类分布分为水平、垂直分布,研究底质、盐度、海岸开敞性、海流与种类分布的关系,底质的性质与潮间带生物的种数有密切关系,生活在岩石的种类最丰富,占总数62%,生活在泥滩和泥沙滩的种类占35%,生活在沙滩的种类最少,占总数的3%。舟山海区潮间带生物的种数与盐度呈正相关,种类数自近岸的低盐区向外海高盐区明显递增。舟山群岛具隐蔽和开敞的海岸,因风浪的作用从隐蔽海岸向开敞海岸递增,从而直接影响到潮间带生物的水平分布。在研究杭州湾潮间带生物种类分布时蔡如星提出不同潮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是中潮区(84种)大于低潮

6、区(29种)大于高潮区(24种),符合一般潮间带生物垂直分布规律。高潮区生态因子变化最大,限制了许多种类的分布,种类多样性最小;低潮区敌害生物多,种间竞争剧烈,种类也不丰富。中潮区滩涂面积大,食物资源比较丰富,且环境相对稳定,故种类最多。近几十年来,我国对潮间带底栖藻类的研究一直集中在藻类资源和其生态学分布的调查,而对底栖藻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格局报道较少。对东极岛潮间带底栖藻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动态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根据各类文献记载,一年中季节性的海藻可分为四个时期:3-4月为生长初期,海水温度较低,平均只有5℃左右,这个时期种类较少,藻体尚小,海藻群落的构成主要以冷温带性

7、的褐藻、绿藻为主,红藻的数量较少。5-8月为发育盛期,海水温度较高,平均水温可达到20℃左右.绿藻、褐藻初期生长旺盛,随后衰退,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渐下降,而暖温带性和亚热带性的红藻渐多,在群落中有较大的优势,9-12月为生长后期,海水温度逐渐下降,平均水温为12℃.。群落中红藻的种类逐渐减少,但绿藻和褐藻的比例则稍有增加。12月下旬至3月初,为海水结冰期,海水表面的平均温度降至0℃以下,这个时期除全年性的极少数种类外,其它海藻均已绝迹。由于潮间带藻类群落多样性,即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季节变化,以及绿藻、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