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

ID:44241985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0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木标准规定了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指标、产地坏境条件、菌种制作、生产栽培设施、培养料及其堆制发酵、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木标准适用于福建省秀珍菇的室内袋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技术规程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规程的条款。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近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近版本适于本技术规程。GB70

2、96-2003食用菌卫牛标准GB12728-1991食用菌术语GB12530-1990食用菌取样方法GB12531-1990食用菌水分测定GB12532-1990食用菌灰分测定GB12533-1990食川菌杂质测定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NY5010-2002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2002无公害农产品食用菌裁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3.1秀珍菇(PleurotuspuImonarius)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子实体单生或散生

3、。菌盖灰白至深褐色,商品菇菌盖2-6厘米,呈扇形,表而光滑干爽、肉厚中等。菌-褶白色、延生、稍密H长短不一。菌柄侧生、白色、内实,基部无绒毛、稍细,长2-6厘米,粗0.6-1.5M.米。3.2菌丝体秀珍菇菌丝体是山许多菌丝交织形成的网状结合体。它是秀珍姑的营养器官。3.3子实体秀珍菇菌丝体牛长成熟后抓结形成的菇体。它是秀珍菇的牛殖器官,也是人工栽培食用菌的收获物。3.3.1原基菌丝牛理成熟后纽结形成的蕾状物,尚未分化的子实体原始阶段。3.3.2菌蕾由原基分化为有菌盖和菌柄的幼小子实体。3.4菌种山饱

4、子或组织分离得到的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可用于繁殖后代及扩大培养的纯菌丝体及其牛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一般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级。3.4.1母种乂称一级种,是由葩子或组织分离后获得的原始菌种。常川试管生产,俗称试管种,是保藏和扩人繁殖的主要菌种。3.4.2原种乂称二级种。丿IJ母种扩人繁殖的固体菌种,常川750ml专川菌种瓶或塑料袋培养。3.4.3生产种乂称三级种,川原种扩大接种而制成,供生产上栽培子实体(菇)使川。3.5适用菌种出菇温度2°C〜30°C,抗逆性强,产量高,适合大棚四季栽培的当家种

5、。4生产场地4.1生产场地环境良好、水质优良,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300m无各种污水及其它污染源。4.2生产区域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5菌种5.1菌种来源应使用由相应资质的菌种场供应的菌种。5.2质量要求母种、原种、栽培种的菌种质量要求符合表1的规定。表1菌种质量要求检验项目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栽培种(三级种)菌丝状态菌丝色泽洁门,气生菌丝旺盛、粗壮、菌落表面平整或波浪状或接种块周围略凹菌丝色泽浓门,蔺丝密集、粗壮、尖端整齐,,无或有气生菌丝

6、病虫无无积水无无表1(续)菌丝自溶无无原基无原种无,栽培种无或少量菌皮无无或上部菌种轻度有脱壁发菌程度菌丝占斜面2/3以上菌丝长满容器高温圈无或轻度有菌龄不超过1个月不超过2个月注:"”表示不作耍求6.栽培技术6.1栽培季节秀珍菇属中温偏低型菇类,子实体生长发冇的最适温度为10°C〜20°Co自然条件卜•春栽2月〜3月制菌袋:;秋栽9月〜10月制菌袋。有冷库设施可周年生产,6.2栽培基质6.2.1培养基宣选川下列配方一一配方一:棉杼壳36%木屑16%麦鉄20%玉米粉5%石膏粉1.5%石灰1.5%配方

7、二:杂木屑72%麦M20%玉米粉5%石膏粉1.5%石灰1.5%配方三:棉杼売93%麦荻5%糖和轻质碳酸钙各1%6.2.2杂木屑在使川前需要经过发酵处理,发酵.至木屑呈深褐色后使川。6.2.3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规定要求。6.3制袋6.3.1拌料将棉籽壳按1:1料水比预湿,根据配方加入其它培养料,拌透拌匀,含水量为60%~65%,以手紧握料指缝间有1滴〜2滴水滴出为宣。pH为6.0-7.0o6.3.2装袋将培养料装入规格为宽!8cmX长36cmX厚0.004cm~0.005cm的聚丙烯或高密度聚

8、乙烯塑料袋,装料松紧适度,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每袋装干料600g左右或湿重14()()g左右,装料高18cm〜20cm.。装完料袋,压平料面,将袋外壁的培养料擦尽,袋口采用須料套环盖上无棉盖体或用塑料绳扎口均可。装料须在6h内完成。7灭菌和接种7.1灭菌7.1.1高压灭菌要求在0.15Mpa压办卜•,蒸汽温度达到128°Co7.1.2常压灭菌温度达100°C后,保持161h~181h,然后卸袋散热。7.2接种721接种环境要求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7.2.2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