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

ID:97030

大小:325.75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06-21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B66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526—2012代替DB33/T526.1-2004、DB33/526.2-2004秀珍菇栽培技术规范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Regulationsforphoenixmushroomproductiontechnology2012-04-10发布2012-05-1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526—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了DB33/T526.1-2004《无公害秀珍菇第1部分:生产技术规程》和DB33/526.2-2004《无公害秀珍

2、菇第2部分:质量安全要求》,与DB33/T526-200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严格了菌种使用要求;——细化了高温季节出菇管理技术;——增加了鲜菇分级感官指标。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常山县农业局、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良水、江美芳、徐立胜、洪金良、苏辉芳。本标准代替了DB33/T526.1-2004和DB33/526.2-2004,DB33/T526.1-2004和DB33/526.2-2004均为首次发布。IDB33/T526—2012秀珍菇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

3、标准规定了秀珍菇菌种、场地、栽培、采收与分级、病虫害防治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秀珍菇的室内(大棚)袋栽。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096食用菌卫生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2728食用菌术语GB19172平菇菌种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4、5095无公害食品食用菌3菌种3.1品种选用种性明确,并经过两个以上生产周期试验,适合于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3.2菌种生产扩繁用种源应来自具有相应资质的菌种场。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528的规定。配方见附录A。3.3质量要求菌丝生长速度在适温(25℃±2℃)条件下,母种为8d~10d长满斜面,原种和栽培种30d~35d长满全瓶(袋)。其余部分应符合GB19172规定。4场地场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要求,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5栽培5.1栽培季节1DB33/T526—20125.1.1自然温度出菇9月~10月制袋,当年11月~翌年5

5、月出菇。5.1.2高温季节出菇2月~3月制袋,5月~10月出菇。5.2栽培基质栽培基质应符合NY5099规定要求。栽培基质配方参照附录C执行。基质配方中是杂木屑在使用前需经露天堆制处理至深褐色后使用。5.3制袋5.3.1拌料根据配方(附录C),先将各种原料(干)混合均匀,再按料水比1∶1.1~1.3充分拌料,使配方的含水量为60%~63%(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但不下滴)。灭菌前pH值为7.0~8.0。5.3.2装袋5.3.2.1选用规格为36cm×17cm×0.0045cm或36cm×18cm×0.0045cm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5.3.

6、2.2将栽培基质装入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松紧以培养料紧贴袋壁为度。装料后料袋重量1250g~1400g(折干料500g~600g),料袋高18cm~20cm,料面平整;料袋外壁培养料应擦净;封口采用塑料套环,加塞棉塞。规模化生产时宜采用机械装袋。装料应在6h内完成。5.4灭菌和接种5.4.1灭菌33装料后应立即灭菌。高压灭菌时采用压力0.14Mpa、温度126℃工艺,此工艺条件下容积4m~6m的灭菌时间保持4h~5h;容积越大,灭菌时间应适当延长。常压灭菌时应在4h内温度达100℃,并保持16h~18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适当延长。5.4.

7、2接种5.4.2.1接种室、接种箱应清洁、干燥,并用药物消毒剂和紫外线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见附录B。5.4.2.2接种时料温应冷却到28℃以下。其他操作按NY/T528规定进行。5.4.2.3每瓶菌种(750mL)宜接栽培袋25袋~30袋。5.5培养5.5.1培养室要求培养室应清洁、干燥、遮光、通风,保温性能好。5.5.2培养方法5.5.2.1采用层架式发菌,将菌袋逐层横放在栽培菇架上。5.5.2.2采用堆叠发菌,将料袋靠在一起,从地面起逐层堆放,高3层~4层。5.5.3培养管理2DB33/T526—20125.5.3.1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

8、2℃,堆温控制在23℃~25℃,同时避免±5℃以上的温差。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为65%~70%。5.5.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