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

ID:44403443

大小:174.8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0-21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_第1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_第2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_第3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_第4页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第5单元过关检测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单元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屮国“古代最后一位民族英雄,也是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徐光启B.林则徐C.洪秀全D.李鸿章答案:B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import)岀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等。这段材料表明魏源()A.关注西方的新知识、新技术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号召国人全面学习西方D.力图改变屮国的政治制度解析:B项为最强干扰项,材料中体现出“师夷"

2、之意,但并未表达“制夷"之意;C项错在“全面”;D项错在“政治制度”。故选A项。答案:A3.王国维在评清代学术时说:“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1821—1861年)以降之学新。”这里的“新”指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B.学习西方的“长技”C.介绍研究西学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道咸以降"主要是指鸦片战争以来,当时学术界大力传播、研究西学,包括反对君主专制、学习西方的“长技''等。A、B两项所述不全面,故排除;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4.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

3、()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B.书屮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解析:《海国图志》和《瀛环志略》都是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其中都蕴含了“师夷长技”的思想。两者之所以被列入禁书,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愚昧自大,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之中。答案:A5.观察右图,你认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A.该漫画描绘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的思想B.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C.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解析:从漫画中提取有效信息:大树东方“嫁接"了西方先进技术,而大树的主干和土壤是“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这

4、说明以原先旧的制度体制为主体,西方技术为辅助,体现了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答案:D6.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解析:“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说法明显错误;“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答案:D7.“这个康有为冀图创立自己的中国式思想体系,把孔学推到国教的位置上,而自己

5、则成为创立新孔教的马丁•路徳。戊戌年春出版的《孔子改制考》《春秋董氏学》和再版的《新学伪经考》就是这一活动的代表作。”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康有为给资产阶级的维新思想披上了儒学的外衣B.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变法,减少变法阻力C.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阶级局限性D.康有为自幼接受儒学教育,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解析: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根本上反映"。康有为利用儒家思想宣传维新变法,从根本上来说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软弱性的表现。答案:C8.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屮国

6、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解析:甲午战争后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C项正确。A项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B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D项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出现于鸦片战争前后,皆排除。答案:C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來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傍。”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解析:“中

7、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否定了中国位于天下之中的传统观念,强调地球是圆的,中西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材料并没有直接提到维新变法、科学救国和向西方学习的相关信息,故排除A、B、C三项。答案:D7.下列维新言论中,最令清末统治者触冃惊心的是()Af今以不缠足为富国强种根本,所见尤大。"A.“不受八股楷法诗赋所缚者,可以智矣Cf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