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

ID:44454634

大小:140.4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2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_第1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_第2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_第3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_第4页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大纲一、文学史知识1.《论毅力》的成文吋间是()A.百日维新发动时B.百日维新失败后C.辛亥革命前D.辛亥革命后2.《容忍与口由》中,用來批判“绝对Z是”理念的例证是()A.胡适引《王制》条律痛骂《西游记》B.“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杀少正卯”C.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等多名科学家D.陈独秀捉倡白话文向“不容讨论”3.《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冯谖“弹钦三歌”,意图是对孟尝君进行()A.歌颂B.试探C.劝谏D.嘲讽5.《张中丞传后叙》最后一段的内容是()A.叙述张巡、许远的一些轶事B.记叙南霁

2、云乞救于贺兰C.驳斥污幾张巡、许远的错误论调D.赞颂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6.下列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展开说理、刻画人物的是()A.《赵武灵王胡服骑射》B.《垓下之围》C.《张中丞传后叙》D.《先妣事略》7•下列岀现于《前赤壁赋》的叠字屮,作者用以表现泛舟之乐的是()A.呜呜B.袅袅C.苍苍D.浩浩&下列《先妣事略》的语句中,属于作者直接抒情的是()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B.见子弟甥姪无不爱C.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D.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9.《秋夜》一文所营造的意境是()A.冷寂深邃B.淡定宁静C.残败凋敝D.苍劲悲壮10.《纪念傅雷》一文屮,作者写

3、傅雷的昆明之怒是为了()A.说明傅雷别号“怒庵”的来历B.说明傅雷具有儒家刚者的品德C.为其后“一怒而死”作铺垫D.揭示傅雷发怒的客观原因11•“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了贴近了大地”这句话是为了说明()A.民间宗教多世俗气息B.李冰命儿子作石人镇水C.人们对李冰为民造福的推崇D.汉代水官以李冰雕像镇水12.《我与地坛》作者将母亲与地坛并列来写是为了表达(A.地坛和母亲都是作者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B.作者从“荒芜但并不衰败”的环境出发思考人生C.以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象征母亲形象D.以地坛的四季特点来表达母爱的深度和广度13.《兼葭》选自《

4、诗经》屮的()A.国风B.大雅C.小雅D.颂14.《行路难》中,显示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A.金樽清酒斗I•千,玉盘珍馈直万钱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D.闲来垂钓彩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15.《早雁》是一首(A.七言古诗B.七言歌行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16•柳永《八声甘州》屮,开始转换角度、从“对面写起”的词句是()A.渐霜风凄紧氏惟有氏江水C.叹年来踪迹D.想佳人、妆楼顒望17•贺铸《鹏鹊天》中,“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的抒情方法是()A•借景物抒情B•借比喻抒情C.借象征抒情D.借举止抒情1&下列诗篇屮

5、,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格调见长的是()A.《一句话》B.《再别康桥》C.《雨巷》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9.《宝黛吵架》中“宝玉又口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句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心理描写D.细节描写20.《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A.直接心理刻画B.自然环境烘托C.人物对话描写D.行为和表情显现21.提出“惟陈言Z务去”创作思想的作家是()A.柳宗元B.白居易C.韩愈D.苏轼22•下列论证,属于运用类比论证法的是()A.用“养其根而俟其实”来阐发为文立言之本B.用“仁义Z人,其言蔼和”来强调思想

6、修养重要C.用“有志于占者希”來证实李翊值得褒扬D.用“无诱于势利”来论证做学问的态度23•韩愈在《答李翊书》中,用“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来论证为文立言的根本在于道德修养,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例证法C.对比法D.类比法24.“惟陈言Z务去”中务去的陈言不包括()A.去伪B.去人之说者C.去杂D.去胜于人25•“满招损,谦得益”语出()A.《论语》B.《周易》C.《老子》D.《诃书》26.《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屮心论点是()A.盛衰Z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口J以兴国,逸豫口J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7•在《五代史

7、伶官传序》屮,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断语是()A.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B.满招损,谦得益C.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广身28.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是()A.“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29.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人是()A.韩愈B.王安石C.欧阳修D.司马光28.《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A.慷慨激昂B.平易质朴C.含蓄委婉D.刚柔相济31•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所采取的主要驳论角度是()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