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

ID:44564530

大小:51.6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0-23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1页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2页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3页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4页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论文设计,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医学论文-肺动脉栓塞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动脉栓塞患者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指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螺旋CT均有助于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确诊;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尽快确诊肺动脉栓塞,尽早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关键词】U市栓塞;诊断;治疗肺动脉栓

2、塞(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急性PE若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死率可降低5〜6倍〔1〕。本文对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24例为硏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25a〜78a。诊断标准:结合血气分析及相对特异的临床表现,必须具备下列2项之一:(1)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扩大及肺动脉高压'或心电图显示新出现

3、的电轴右偏及SI、QDI、TDI;(2)螺旋CT直接征象:纵隔窗显示增强的肺动脉中可见栓子形成的充盈缺损,管腔狭窄及梗阻;间接征象:软组织窗或肺窗显示“马赛克”征,继发的肺炎及肺不张。1.2方法对入组的24例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疗效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o疗效判断标准:治愈: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螺旋CT示缺损肺段完全消失或遗留不足1个肺段;显效: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螺旋CT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7〜9个或>75%;好转: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较快,螺旋CT显示缺损肺段数减少1〜6个或>50%;无效

4、:呼吸困难等症状无明显变化,螺旋CT显示缺损肺段数无明显变化。2结果2.1基础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l4例(58.3%)下肢骨折后卧床者4例(16.7%),慢性心力衰竭2例(8.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4.2%),原因不明者3例(12.5%)。2.2临床表现及体征胸闷、呼吸困难20例(83・3%);胸痛16例(66-7%),呈胸膜样痛、心前区闷痛、不适表现;咯血2例(8.3%):晕厥1例(4.2%);窦性心动过速18例(75.0%);肺动脉瓣第2心音亢进11例(45.8%);低血压6例(25.0%)。2.

5、3辅助检查(1)心电图:表现为SI、0皿、TID5例(20・8%),右束支阻滞2例(8.3%),V1〜V3ST压低3例(12.5%),胸前导联T波倒置4例(16.7%),肺性P波]例(4.2%)。(2)血气分析:低氧血症(Pa02<80mmHg)17例(70.8%),低碳酸血症(PacO2<35mmHg)21例(87.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0mmHg24例(100%)。(3)D二聚体检测均为阳性(100%)。(4)16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右房、右室扩大,三尖瓣少量至中等量反流,肺动脉高压。(5)10例(41.7%

6、)患者螺旋CT有类似高密度影。2.4治疗方法溶栓抬征:(1)发病时间在14d内;(2)无溶栓绝对禁忌症包括活动性出血,近期的自发性颅内出血;(3)大块PE(超过2个肺叶血管);(4)PE伴休克。其中静脉溶栓6例:尿激R4400U静脉滴注10min再以2200U维持12h,然后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Q12h。联合抗凝治疗16例:华法林3mg-d-1口服,依据INR调整剂量,使其达到2.0〜3.0,疗程3mo〜6mo°2.5疗效6例患者行溶栓联合抗凝治疗:其中治愈3例,显效2例,好转1例。16例行抗凝治疗:其中治

7、愈9例,显效5例,好转2例o另2例为老年患者,合并慢性严重心肺疾患,血压下降,拒绝溶栓及抗凝治疗,起病后1w内死亡。3讨论据统计,欧美国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病死率位于总疾病死亡率的第3位,仅次丁肿瘤和心肌梗塞〔2〕。由丁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漏诊率高,因此提高PE诊断意识及诊断技术是减少误诊漏诊的关键〔3〕。PE患者多有静脉血栓形成的好发因素,本组患者中多数有明确的原因,因此对有栓子形成的易患因素及诱发本病的基础疾病'如DVT、长期卧床、慢性心肺疾患、外科手术等'一旦出现难以解释的呼吸困难、晕厥、呼吸急促、胸痛、低

8、血压、咯血、窦性心动过速、P2亢进等临床表现或体征后应考虑急性PE的可能,应尽早检查,尽早诊断。PE患者常表现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大〔4〕。D二聚体敏感性高特异性差,因此认为D二聚体阴性可以除外急性PE的诊断。本组患者D二聚体均阳性,支持此点。本组患者心电图中VI3STT改变,结合心电轴右偏或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