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

ID:44565220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0-23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_第1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_第2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结核的CT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度。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对其CT表现作冋顾性分析。结果:在30例患者中,CT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伴骨硬化缘环绕、死骨、冷脓肿形成及脓肿壁钙化。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的程度和范伟

2、以及死骨、冷脓肿等结核的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脊柱结核的重要影像学手段。关键词:结核脊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1671-8801(2013)10-0080-0

3、1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30例,女性13例,男性17例。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34岁。(病变累及颈椎1例,胸椎10例,胸腰段3例,腰椎12例,腰舐4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沉增快、贫血、低热、乏力、盗汗、胸及腰背部疼痛、脊髓或神经根受压症状等。1.2方法。检查采用美国PICKER公司PQ5000螺旋CT机,采用层厚5・0ii]ni、pitchl.O螺旋扫描,采取窗宽1500HU,窗位250HU观察。2结果在30例患者中,颈椎1例,胸椎10例,胸腰段3例,腰椎12例,腰紙4例,CT

4、上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其中12例椎体破坏程度广泛,受累椎体膨胀、碎裂或塌陷并伴有多发、大小不等的死骨片,椎间盘亦受累。多数病例可见斑片状或沙砾样死骨形成。其它病例椎体内可见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破坏区,病变周围有轻度骨质硕化;椎体边缘可见虫蚀状骨质缺损;9例由于椎体后缘骨质破坏、脓肿钙化、碎骨片及死骨凸入椎管内造成骨性椎管狭窄。侵及附件者3例,均见于胸椎结核,表现为横突及椎弓的溶骨性破坏。3讨论在骨关节结核中,脊柱结核的发病率居首位,约占骨结核的50%,占全部结核的3%-5%[1]。脊柱结核可山血行播

5、散、直接扩散和经蛛网膜下腔扩散,以血行播散进入到骨髓腔最常见,血行播散开始侵犯部位多在终板椎体前下部,与该处血供丰富有关,多侵及前部,很少侵及后部,这与椎体微循坏系统解剖结构冇关[2]。当结核杆菌侵入椎体后,局部骨组织即出现干酪坏死,产生局限性骨破坏,破坏区内可出现死骨。由于病灶的扩大,炎症可扩展至相邻的椎间盘,破坏椎间盘后可延及相邻的椎骨,重者造成椎体塌陷。结核性病变向前外侧扩展,侵及附近韧带及软组织。此时干酪性坏死液化,至椎旁组织和腰大肌,形成寒性脓肿。CT能够很好显示骨质破坏程度、死骨形成、椎旁

6、脓肿以及脓肿内的钙化。脊柱结核需与如下疾病相鉴别: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主耍表现为骨质破坏及增生,增生骨内仍可见骨质破坏,椎旁脓肿形成较少见。椎体肿瘤或肿瘤样变常先累及椎弓,椎间盘较少累及,椎旁软组织较局限,无脓肿形成。常规X线检查可观察骨关节全貌,有助于两侧结构对比。但CT在显示骨质破坏部位、有无死骨以及椎弓破坏方面较X线及MRI更优越。对于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早期抗虏治疗、预后、指导病灶根除、预防复发、术后观察均具冇重大价值。参考文献[1]MoonHS.Tuberculosisofspine:cont

7、roveniesandanewchallenge[J]・Spine,1997,1791[2]SmithAS,WeinsteinMA,MizushimzA,etal.MRimagingcharacteristicsoftuberculousspondylitisVSvertebralosteomyelitis[J]・AJR,1989,153(2):399-40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