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ct诊断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ID:26519473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7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_第1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_第2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_第3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_第4页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_第5页
资源描述: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脊柱结核的CT诊断【关键词】CT诊断【摘要】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方法对38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2例,女16例;年龄8~62岁。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7例经穿刺活检证实,8例经抗结核治疗痊愈证实。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1)斑点状、斑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38/38例);(2)椎间盘破坏(27/38例);(3)椎管狭窄变形(8/38例);(4)死骨形成(22/38例);(5)椎旁脓肿(31/38例);(6)椎体压缩改变(21/38例)。结论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关

2、键词脊柱结核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结核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染病,在骨关节结核中脊柱为常见发病部位,如治疗不当,在晚期它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为了提高对脊柱结核CT特征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们对我院近4年来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8例脊柱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8~62岁,平均年龄31.5岁,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1个月~9年。胸椎9例,胸腰段4例,腰椎23例,骶椎2例。多椎体骨质破坏31例,单椎体骨质破坏7例,伴附件破坏4例。1.2设备及

3、方法采用日本TOSHIBAAquilion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部位参照X线正侧位片及CT定位片确定,用层厚和层距均为5mm连续扫描,扫描图像取骨窗和软组织窗摄片。2结果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变形、死骨形成、椎旁脓肿以及椎体压缩改变等。2.1骨质破坏本组38例,骨质破坏是脊柱结核的直接征象。CT表现为斑片状、斑点状及虫蚀状骨质破坏的低密度区,边缘多清楚锐利,也可较模糊,有的见硬化边围绕(图1略),骨质破坏主要位于椎体前中部(29例)占76.3%,整个椎体(7例)占18.4%,椎体前部(2例)占5.

4、3%。本组4例伴椎弓根小关节等附件呈蜂窝状骨质破坏。2.2椎间盘破坏27例,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低密度改变,边缘模糊。2.3椎管狭窄变形8例。椎体后缘骨质破坏,病变组织向椎管内突入,压迫硬膜管或神经根。2.4死骨形成22例。在椎体骨质破坏区内可见单发或多发小砂粒或斑片状高密度影,CT值为110~410Hu,多见于虫蚀状骨质破坏区内。死骨是结核的诊断依据之一,在鉴别诊断上有重要参考价值。图1略2.5椎旁脓肿31例。胸椎结核脓肿表现为椎体周围带状低密度影;腰椎结核脓肿表现为腰大肌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楚的低度影,两侧常不对称,CT值为0

5、~20Hu(图2略)。其中19例伴有砂粒状、斑片状,弧形钙化灶,占61.3%,此为结核性脓肿的特征性表现。椎旁脓肿范围广,常大于病变椎体范围。2.6椎体压缩改变21例。均见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受压变形改变,其中楔状变形有13例,主要位于胸腰段,椎体平行受压变扁有8例,多为腰段。图2略3讨论脊柱结核多见于20~30岁,也有报道50岁以上者〔1〕。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病变部位腰椎最常见,胸椎次之,骶尾椎和颈椎少见〔2,3〕。大多数病例结核中毒症状较轻微,发病缓慢,仅表现为腰腿痛、低热。部分病例因其它疾患行CT检查而发现。HRCT(高

6、分辨CT)扫描可发现X线平片难以发现的骨质破坏。脊柱结核的CT表现反映了病理表现〔4〕,结核的干酪化作用产生局限性骨质破坏,此为脊柱结核的主要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骨质破坏区逐渐增大,可向上(下)方扩展,或以向一方破坏为主,破坏形态不规则,表现为斑点状、斑片状及峰窝状。当椎体破坏严重时,椎体塌陷、变扁,在影像上显示压缩性骨折改变。当结核病变的干酪样或液化坏死组织穿破骨皮质向外扩展到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时,可产生软组织肿胀,进而形成大小不等的椎旁脓肿。病变长久者可见条、片状及砂粒样钙化,钙化是结核性脓肿的特征性表现。脊柱结核常引起

7、骨坏死,其坏死原因一是病变发生渗出变质,造成局部血行破坏而发生骨坏死;二是病变破坏骨内主要动脉,或脓液沿骨膜向下蔓延,广泛破坏了骨膜血管,造成椎体大部分缺血或骨少血。前者可见死骨片,后者常表现为有病椎体相对密度增高〔5〕。骨质硬化是由于血栓形成和闭塞性动脉内膜炎使钙盐沉着及骨质修复作用所致〔3〕如结核病灶侵及附近的椎间盘时,可使用两个相邻破坏的椎体相互嵌顿椎间消失。脊柱结核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椎体骨质破坏(单椎或多椎)椎间隙狭窄,椎旁脓肿和(或)伴有斑点状钙化,凡是有上述表现者一般诊断不难。当脊柱结核CT表现不典型时则要与

8、转移瘤、脊柱原发性肿瘤及化脓性脊柱炎相鉴别:(1)转移瘤:多见于老年人,大多能发现原发病灶,病变多位于椎体后部及附件,常破坏椎弓根,椎间隙基本正常,病灶内一般无死骨。而脊柱结核多发生于椎体前中部,很少累及附件,常有椎间隙狭窄,病灶内可有死骨,多有软组织肿块。(2)脊柱原发性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