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ID:44616349

大小:184.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0-24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新政协,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这一举动有利于:A.团结民主人士共同筹建新中国B.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党组织C.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协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

2、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依法治国”方略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4.“金瓯久分终必合,两岸贵和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海外华

3、人的这首诗表明:A.“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B.稳定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前提条件C.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D.实现祖国的统一不能采取非和平方式5.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C.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交流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6.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

4、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的方针②“另起炉灶”的方针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一边倒”的方针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7.2017年夏,中印在西藏洞朗地区发生对峙。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周恩来总理就提出了: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求同存异”方针D.不结盟原则8.1971年10月25日,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什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布什这段话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A.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日邦交正常化D.

5、美国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9.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D.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10.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的基本背景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美苏放弃霸权主义C.社会主义阵营日益强大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1.“弘扬‘上海精神’……以平等互信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全面推进上海合作组织各领域合作发展。”这说明“上海精神”:A.有利于打造新型国家关系B.以和平解决国家争端为目标C.旨在促进区域经济

6、一体化D.促进了亚洲各国的友好合作12.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2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1的不同在于: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C.结伴而不结盟D.加强友好磋商13.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C.个体经营D.精耕细作14.“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段戏词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是:A.丰衣足食B.自给自足C.赋税承重D.烂漫凄美15.董煟在《救荒活

7、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A.封闭性B.脆弱性C.连续性D.分散性16.明代“苏州桑麻遍野,茧丝棉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增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这反映出当时:A.苏州纺织业发达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自然经济受到冲击17.明清时期,新增加的耕地中,有不少是“瘠岗沙冈”“陡绝之地”的“边际之地”。《农政全书》中曾记载道:“山薯,有人在海外得此种,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今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