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ID:44623380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地理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摘要】“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尝试从学习和生活屮发现地理问题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转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才会有发现和创造;也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形成了一些粗浅经验。【关键词】高屮地理课堂教学问题意识方法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i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

2、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教学活动來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高屮地理教学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改变学生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墨守陈规的学习惯性,从而发展创新思维,为提高创造能力作基础。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代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强,这些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让种子牛根萌芽,需要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所以,要使学生地理教学中敢于质疑,善于提问,把问题意识上升为自觉习惯,营造

3、良好的课堂氛围必不可少。首先,地理教师遵循新课程理念,切实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发现和提问,让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让学生“问”有时间,“问”有空间。地理教师要提高提问艺术,提岀的问题要能切合学生的实际,要因材施教更面向每一位学生,课堂提问可以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更要设置台阶,梯度上升,要具有科学性和探究性。其次,要敢于打破地理教学中过分强调组织顺序性的倾向,破除“木木主义、教条主义”,允许学生发表与教材、教师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及吋给予正确的引导,使

4、学生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例如,教材地理2对于“水稻种植业”特点有“小农经营”的定论,但在当前实际中,大规模的大户承包经营早已盛行,关注现实的学生往往能提出异议,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尊重实际,大胆突破,给予“挑刺学生”肯定和表演,同时引导大家进一步研究问题。再次,师生可合作,及时记录下学生回答不到位的问题,组建成问题库,在以后的课上随机演练,温故稳固知识。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整理了一套地理问题宝典,每每开启,学牛往往欣然接受,自觉进行问题研究。最后,对学生的问题解答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评价的作用在于充分调动

5、学生问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肯定的鼓励性的评价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已经形成的行为。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自然能从不敢问到敢于问、不会问到善于问、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发现的转变,使学生“问”有所成长。二、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当学生接触到的学习素材与原有想象不一致、不平衡时,产生的迫切解决疑问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会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牛的思维和心理特点,在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牛置于一种与地理问题有关的情境屮,设悬置疑,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向往,激发其问题意识和探索渴求,让学生“问”有

6、动力。1•创设矛盾化的问题情境教师创设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等相互矛盾的现象,引起他们惊讶和困惑,形成问题情境,这容易使学牛主动地去追问矛盾的缘由和破解之道。例如:在“热带雨林分布”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雨林的形成原理向学生提问雨林的分布规律。当学生形成一致认识后,教师再展示雨林分布图,学生会清楚地发现雨林实际分布与理论的差异,随即便会产生很多疑问,“低纬度的东非高原为何不是雨林景观?”“纬度较高的澳大利亚东北部为何有雨林分布?西北部为何就没有呢?”这些冲突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带来了冲击,使他们萌发了提问的欲

7、望。对于这些问题,地理教师不一定要全盘解答。又如:在地理小组实验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可抗拒的外界因素,实验所得的结论往往存在差界,学生会焦虑,疑问油然而生,这便是问题意识的开端,定会引导学牛去探究解疑,这是地理教学的方向和目的。2.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创设富有趣味性的情境,学生就会带着的好奇心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地理故事,古诗谚语,漫画歌曲是很好的趣味性素材。例如:在“洋流”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小鸭子舰队”的故事导入:一艘从屮国出发的货船在太平洋上遭遇强烈风暴,装满2.9万

8、只黄色塑料玩具的集装箱坠入大海,里面的玩具都散落出来,漂浮在海面上。其中一万多只黄色玩具鸭在海洋上漂流了14年,行程3.5万公里后,在2007年7月完成它们的远洋航行,抵达英国海岸。经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连串问题自然萌发“小黄鸭怎么会到英国沿海?”“海水到底是怎样运的?”。又如:一句“弯弯的河水天上来,流向那万紫千红一片海”的唱词便能使学生产生无限遐想,要问个究竟“河水仅是来自天上吗?”“多彩的海洋是怎样形成的呢?”。顺着学生的问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