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ID:44673205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0-24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丁娜信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摘要: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亟须金融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河南省金融发展形势良好,但金融在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可行性建议。关键词:金融支持;河南省;农业供给侧改革;作者简介:丁娜,女,河南商丘人,助教,河南省大别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屮心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农村金融研究。基金: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16CJJ084)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过度强调“量”的增长,造成农产品的供需错位现象日益突岀。2016年

2、,中央一号文件针对这种情况,明确指岀我国迫切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从实践来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前提,是经济运行的驱动力,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在这场关键性的农业结构改革战役中,金融的支持和参与对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至关重要。一、河南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支持现状农业供给侧改革是指农业供给侧角度进行“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结构性改革。本质上,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产业结构的一种优化调整,在调整过程不断优化,在优化过程中持续调整,不断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高需求,形成有效供给,通过改变使农业结构向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河南省积极采取金融支持的方式

3、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果。1.金融支农机构不断增加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省近年来不断地进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金融数量随之不断增加,农村金融体系从而得以逐步完善。据河南省银监局网站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7月份,作为河南省主要的支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拥有5300个营业网点,80000多名职工,分布在全省108个县及县级市,数量高达107家,比2016年底新增26家,同比增长了32.1%。今年8月初全省已组建农商行77家,比去年底新增18家数量,同比增长了30.51%;村镇银行全省县域覆盖面达到82%。说明河南省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金融

4、支农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农信社农商行为主,村镇银行等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辅的规范农村金融体系。1.金融支农资金比重逐年加大近年来,作为产粮大省的河南省,银行业逐年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力求精准对接,从而加快实现全省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据河南省银监会统计,2017年6月底,全省银行业继续发力补短板,金融支农资金比重持续增加,提供的支农贷款数额高达16200亿元,同比去年初增长了大约8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信用社的存贷款规模连续多年处于金融机构首位,是全省提供涉农贷款的领头羊。据河南省农信联社统计,截至2016年底,河南省农信社存款余额1・06万亿元,比2015年底增加147

5、5.65亿元;贷款余额6017.89亿元,比2015年底增加761亿元。其中,农信社涉农贷款余额5372.03亿元,占其贷款总额的89.27%,市场份额在全省金融机构居于首位。省农信社连续多年逐步加大对农村产业的金融资源投入力度,有力的促进了河南省三农事业的发展,为进行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二、金融支持河南农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问题1.金融支持缺乏有效的金融工具随着河南省现代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金融在数量上不断攀升。但是,真正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有效金融工具,仍存在严重供给不足的现象,难以达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金融支持的

6、需求。其主要原因在于新增的金融工具创新性不足,远远落后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度。近年来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河南省金融机构也陆续开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绝大部分期限在一年以下,金额普遍不大,功能与传统的金融工具大同小异,创新性不足。因此,目前市场上投放的大部分金融工具在设计创新方面都很难满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新要求。比如规模化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家庭农场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往往需要占用大量资金进行农机设备、农业大棚和厂房等I古I定资产投资。这些农业基础设备就需耍一些能够提供中长期贷款的金融工具给予资金支持。2.金融支持存在严重的服务对象上移近年来,河南省不

7、断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目前已经建立定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金融支农服务机构数量在不断增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地完善,但这些目前定位服务三农的金融服务机构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很多会将服务对象转向收入较高的城市客户和大中型企业,存在严重的服务对象上移。究其原因在于农业木身具有高风险低收益性的缺陷,若没有政府的事前积极引导,事中有效大力扶持,事后严格监督,金融服务机构岀于盈利性和安全性的经营目标考虑,很容易出现将支农资金投向高收益、低风险的领域,导致大量信贷资金外流,有效供给严重不足,难于满足三农事业的发展,直接阻碍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步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