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

ID:44911740

大小:6.83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04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_第1页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_第2页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_第3页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_第4页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程序号:0547《学科教案》题目:《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教案班级:姓名:学号:授课教师:提交时间:成绩:《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案一、教学内容课题名称《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课时1课时版本湖南教育出版社单元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第二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3、能够总结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绘制热力环

2、流图,能够具备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2、通过热力环流的事例,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2、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问题的探讨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3、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二)教学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四、教具

3、:《2.3.2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案及ppt各一份、课本五、教学方法: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演示,获得知识,验证结果。2、图式教学法:学生绘图、析图。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并因此获得发展。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5、比较法: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的比较,让本节知识实际化。六、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课前准备(板书)】2.3.2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一、概念二、形成过程【教师】在《三国演义》,诸葛亮设计将司马懿父子围困在“上方谷”中,并用火攻之,正当大火冲天,对方即将葬身

4、火海时,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救了司马懿父子的命。诸葛亮不禁长叹道:“成事在人,谋事在天”。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那么天为什么会在在紧要关头下起雨来呢?【ppt显示】三国演义剧照(诸葛亮照片)(二)实验探究【转承】学习了这节课后,大家就会明白这场雨到底是天意还是认为了,那么现在就进入新的内容——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ppt展示】有关热力环流的小实验视频【教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在这个实验视频的左下角放的是一碗热水,右下角则是一碗冰块,等会儿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在这两个碗上方的白色水汽是怎么运动的?然后请一个同学来回答。【学生

5、】观看实验,某个学生回答···(热水碗上方白色水汽向上运动,冰块碗上方白色水汽向下运动,在两个碗之间白色水汽由冰块碗流向热水碗。)【转承】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并设问。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水汽产生了以上的环流,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热流环流,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环流呢?我们先来熟悉回顾一些常用的基础知识及其概念。(三)基础知识回顾【ppt显示】气压、高压及低压、等压面的概念及相关示意图【教师】1.绘气压柱状图,提问:请同学们回忆气压的概念是什么?并指出气压在垂直方向上有什么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等压面。【学生】气压是…变化特点…(气压是

6、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教师归纳】同一海拔高度: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即定义为高压;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在同一高度上,空气是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另外,等压面是指大气中气压相等的各点组成的平面。并且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总比低空的气压低。【过渡】这些知识点要求大家熟记并能够灵活运用,因为这些都是我们接下来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四)新课推进【ppt展示】地面受热均匀时等压面示意图【教师】请同学来看这张图,并结合书本的内容,思考当地面受热均匀时,每个空气柱中的空气分子有什么分布特点(

7、提示:高空与地面相比)?说明了什么?等压面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空气分子均匀分布,但高空中空气密度较近地面小,说明在同一高度的水平方向上气压都相等,并且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转承】好的,那么假设现在A、B、C三点受热不均匀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ppt展示】A地受热,B、C两地遇冷的示意图。【教师】我们来看,现在近地面的A处,B、C两处遇冷,那么请问ABC三处的空气分子会进行怎么样的运动呢?【提示】大家可以结束我们刚刚观看的实验视频,同时还可以结合热胀冷缩的原理。【学生】思考并回答…(A处空气受

8、热上升,B、C两处空气遇冷下降)【ppt展示】显示空气上升下降变化示意图【转承】当受热不均匀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垂直运动。【教师】当空气发生了上述的垂直运动后,那么请问现在气压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又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