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及定義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

ID:45289955

大小:444.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11-11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_第1页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_第2页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_第3页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_第4页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_第5页
资源描述:

《供應鏈管理及定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供應鏈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供應練模式的比較時間代表者簡介1960Clark&Scarf提出在多層架構下,獲得最佳倉儲策略的模式。雖然並不是完整的供應鍊模式,但目前供應鍊中多階層的概念,源自於此模式。1974Geoffrion&Graves利用混合整數規劃法建構一多產品的配銷模式。主要由工廠、倉儲中心與顧客所組成,並由此模式可知整條鍊的架構已成形。1980Thomas&Griffin將整合採購模式、生產模式、運輸模式及倉儲模式,分為採購者與供應者整合、生產與配銷整合、存貨與配銷整合。1981Williams提出了七種

2、啟發式的演算法用來解決供應鍊中生產排程與配銷過程的問題。1985Cohen&Lee提出二個模式:其中一個由原料採購的供應商開始,經過工廠、倉儲中心,最後到達顧客(這模式類式1974Geoffrion&Graves)但多了”原料採購”。另一個則是專注在非線性的生產規模經濟上。1988Cohen&Lee利用隨機過程方法,提出了另一個整合的模式,又分為:(1)原料控制(2)生產(3)存貨(4)配銷四個子模式。此模式主要以長期運作為主。時間代表者簡介1990Cohen&Moon延續(1989Cohen&Lee)名為PILOT模式,此模式同樣包含供應商、

3、工廠、倉儲中心及顧客並且可以決定(1)那些工廠與倉儲中心必須設立或取消,(2)原物料採購的數量,(3)那個工廠要生產多少產品,(4)要由工廠經過倉儲中心最後運到顧客的產品數量。1991Towill利用模擬的方法來評估在需求變動的情況下,應對整個供應鍊採取什麼樣的策略有:(1)儘量消除配銷的階層數,(2)在整個供應鍊中導入資訊技術,以整合供應鍊中的資訊流。(3)實現JIT,(4)改善每次的定購量或定購程序。1993Pyke&Cohen使用隨機過程方法,建構一個三層架構的供應鍊模式。這個模式包含了一項產品、一個工廠、一個倉儲中心及一個零售商。199

4、4Pyke&Cohe繼續改進舊有的方法,將其擴展為多產品模式。1995Arntzenetal.提出一篇利用混合整數規劃法建構的全球供應鍊模式。強調稅制在全球環境下的影響。文獻整理時間作者論文內容2002莊仁閔廣義的供應鏈則包含管理需求及供給的平衡,原物料和零件的取得、製造及組裝、倉儲及存貨追蹤、訂單輸入及管理、實體配送的物流活動和運送至最終顧客的完整過程2002傅建銘在物流管理時期,對於物流的採購、運輸、倉儲、配銷等各項子系統,所強調的是工廠內部原料在生產過程的控制。至於整體化、系統化的分析與管理,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逐漸受到重視2002王

5、健銘企業流程是指產生成品至顧客手中的活動,若多個公司能夠彼此連結管理,將會增加整體的競爭力和利益。2002盧舜年以滿足客戶需求為目標,針對從生產地到消費地間所有貨物商品、服務及資訊的儲存與流動,進行規劃、執行及控制等作業的工作流程2002鄭金龍供應鏈之演進,可分為萌芽期、成長期、功能整合期與供應鏈整合時期等四階段時間作者論文內容2003吳碧玉推導出判斷生產的不良品以直接報廢或重新加工修復,所求得之期望總存貨成本為最佳。2003蘇雄義供應鏈管理是利用一連串有效率的方法,來整合供應商、製造商、倉庫和商店,使得商品以正確的數量生產,並在正確的時間配送

6、到正確的地點,達到顧客滿意的服務水準與整體系統成本最小化2005黃登英使用一系列的協同合作方法,將供應商、製造商與經銷商的物流和資訊流有效率地整合,使得商品能適時適量的生產和配送到最適當的地方,達成內外部供需的平衡,所以能最小化整個系統的運作成本並提升顧客滿意度供應鏈之定義及其演進:供應鏈的觀念是由物流管理(logisticsmanagement)演變而來的,根據美國供應鏈協會的定義表示(Supply-ChainCouncil,2004),供應鏈為現今國際上常見的專有名詞,範圍由上游之供應商至下游的消費者,包含產品或服務,由生產直至交付與顧客之

7、過程中,付出的所有努力。藉由一整體的網路,設計資訊流、物流、金流,來完成傳送產品或服務的目的。供應鏈之演進時期萌芽期(1950年代以前)當時管理者最感興趣的課題為工程或製造技術,不重視物流作業,往往將物流作業分割分配到各部門,形成分散的結構,造成許多浪費與重複工作,只有極少數高儲運成本的企業將部份物流活動(如運輸與倉儲)加以整合。而此時,物流觀念才開始萌芽。成長期(1950年至197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對軍火運輸、補給、屯駐等作業須進行全面管理,使得物流觀念獲得重大轉變。物流範圍擴大到生產相關領域,功能位階也提升到與行銷、製造及財務同

8、等。不過,在此時期,庫存管理層面與實體流通層面仍未加以整合。功能整合期(1970年至1990年)到了1970年代,發展出實體配銷(PhysicalD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