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ID:45716765

大小:11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16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栗中学2018-2019学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值:100分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这一现象反映出A.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B.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D.家族实力决定政治地位2.西周的分封制在授土授民时,还把周王朝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等,带

2、到了分封所及之地。这一举措目的是A.推动中原文明的扩展B.扩大周王室的统治疆域C.促成统一民族的形成D.巩固周天子的统治秩序3.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家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B.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C.官营手工业产品遍及诸侯国D.青铜礼器被赋予了神秘色彩4.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把晋国的三家大夫升格为诸侯;公元前386年,齐大夫田氏也请得了周王的册命,升格为诸侯。这说明A.诸侯势力日渐强大B.天子册命控制诸侯C.诸

3、侯争霸战乱频繁D.王室衰微礼崩乐坏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中外朝制代替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D.按功受爵代替世卿世禄制6.从九卿发展到六部,官员的职能有显著的变化。(见下图)这一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进B.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C.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D.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7.观察下列表格,据此可知汉帝太尉在任时间任前职位去职原因备注

4、高祖卢绾公元前205—前202年列侯迁燕王高祖世交周勃公元前196—前196年列侯罢省惠帝周勃公元前184—前179年列侯迁丞相高祖遗命文帝灌婴公元前179—前177年将军迁丞相景帝周亚夫公元前154—前150年中尉迁丞相A.封国实力削弱已不再需要设置太尉B.休养生息推行利于国家政局稳定C.太尉大多数为皇帝亲信而得以提拔  D.汉初太尉设置是皇权加强的体现8.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时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但在刘贺墓里发现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

5、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B.历史文献史料真伪难辨C.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D.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9.西汉以前,以室中西南隅为族中尊长所居,故皇宫多设在都城西南隅,坐西(南)朝东为尊;东汉以后,天子在都城南郊祭天,表明“承天”而治理天下,故皇宫位于都城正中央,以坐北朝南为尊。这一变化反映了A.宗法宗族观念受到重视B.君王政治威望得以强化C.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转变D.帝王宫殿模式基本定型10.《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6、”。政事堂地点的变化反映出唐朝A.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B.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三省互相制约机制削弱D.君主专制加强陷入困境11.下图是唐宋两代社会结构示意图导致唐宋社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血缘门第已不再重要B.国家统一的必然结果C.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D.二府三司制实施结果12.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A.各行其职,行政效能提升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C.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D.多相设置,

7、皇权遭遇威胁13.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的设置原则。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而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这一建制A.旨在放宽商业发展环境B.体现文武分权的特点C.贯彻汉唐地方行政建制D.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14.宋代廷议制度更加规范化:它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固定了参与者的排编程式,议程也程式化了,并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廷议制度规范化的主要原因是A.减少决策机构失误的需要B.君主专制加强的需要C.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D.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15.元朝行省官员

8、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在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上,朝廷总在直接掌握这些基本权力的同时,也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完善了中央集权模式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16.《中国古代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